历史百科网

爱玉子


药材名称:爱玉子

名称出处:《福建植物志》

概况

基源:为桑科榕属植物爱玉子的果实。

原植物:爱玉子Ficus pumila L.var.awkeotsang(Makino)Corner(F awkeotsang Makino)

形态: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叶二型;不结果枝上生不定根,叶片椭圆状心形,长约2.5cm,基部稍不对称,顶端渐尖,叶柄很短;结果枝上无不定根,叶柄长5~10mm,被锈褐色毛,托叶2,披针形,被黄颜色丝状毛;叶片厚纸质,长椭圆状卵形,长5~15cm,宽4~7cm,全缘,表面无毛,背面密被锈褐色柔毛;基脉3出,侧脉4~5对,网脉蜂窝状,甚明显。榕果单生叶腋,长椭圆形,长6~8cm,直径3~5cm,两端稍尖,基部收缩成一短柄,基生苞片3,宿存,三角状卵形,密被长柔毛,榕果幼时被黄颜色短柔毛,成熟时黄绿色,表面具白色斑点;雄花生于内壁口部,多数,排成几行,有梗,花被片2~3,雄蕊2,花丝短;瘿花具梗,花被片3,花柱侧生而短;雌花生于另一植株榕果内壁,花梗长,花被片4~5。瘦果有粘液。果期4~5月。(图见《台湾植物志》.第2卷.147页.图243)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0~1900m的山地林缘树干或墙壁上。分布于我国福建南部、台湾。

临床应用

《福建药物志》:“爱玉子为薜荔同属植物,形态与薜荔极为相似,民间常混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向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爱玉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向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108.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