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细柄薯蓣


药材名称:细柄薯蓣

名称出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概况

异名:粉背薢(《中药真伪鉴别》)。

基源: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细柄薯蓣的干燥根状茎。

原植物:细柄薯蓣Dioscorea tenuiipes Franch.et Savat.

形态:缠绕草质藤本。根状茎横生,细长圆柱形,直径6~15mm,表面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茎左旋,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片三角形,顶端渐尖,宽部宽心形,全缘或微波状,两面光滑无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总状,长7~15cm,单生,很少双生;雄花有梗,长0.3~0.8cm;花被淡黄颜色,基部管状,顶端6裂,裂片披针形,花开时平展;雄蕊6枚,3枚花药广歧式着生,3枚花药个字形着生,花开时6枚雄蕊常聚集在一起,药外向。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雄蕊退化呈花丝状。蒴果干膜质,三棱形,每棱翅状,近半月形,长2~2.5cm,宽1.2~1.5cm;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成熟后四周有薄膜状翅。花期6~8月,果期8~11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560页.图7950)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800~1100m的海滨岩石、山谷的疏林下或林缘,毛竹林内也有,内陆开阔山凹、溪畔落叶灌丛下也有零星分布。分布于我国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广东北部。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挖取根茎,除去茎、叶、须根,去净泥土,晒干。

鉴别:根茎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0.5~1.5cm;表面浅灰黄颜色,有明显的环状节和节间。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成薄片,断面淡黄颜色。味苦。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地奥堤皂甙元-2-乙酸酯(Diotigenin-2-acetate)、地奥堤皂甙元-2,4二乙酸酯、地奥堤皂甙元-4-乙酸酯、3-甲氧基地奥堤皂甙元-4乙酸酯、新约诺皂甙元(Neoyonogenin)、约诺皂甙元(Yonogenin)、新托克皂甙元(Neotokorogenin)、托克皂甙元(Tokorogenin)、地奥堤皂甙元、细柄薯蓣皂甙元(Tenuipegenin)[1,2]。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1;12(8):41。[2] 中草药 1981;12(8):37。

药性

①《浙江药用植物志》下册:“细柄薯蓣为穿龙薯蓣的同属植物,其功用基本相同。” ②《中药真伪鉴别》:“细柄薯蓣、穿龙薯蓣均为同科植物粉萆薢的混淆品,性味、功效、主治基本相同。”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尤宛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细柄薯蓣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尤宛;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067.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