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笔筒草


药材名称:笔筒草

名称出处:《草木便方》

概况

异名:通气草(《草木便方》),土木贼(《分类草药性》),节节草(《湖南药物志》),土麻黄、野麻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基源:为木贼科木贼属植物节节草的全草。

原植物:节节草Hippochaete ramosissi (Desf.)Boerner(Equisetum ramosissimum Desf.)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黑色;地上茎直立,灰绿色,单生或丛生,高20~80cm。基部分枝,各分枝中空,有棱脊6~20条。叶退化,下部连合成鞘,鞘齿短三角形,黑色,具易落的膜质尖尾,每节有小枝2~5个。孢子穗紧密,椭圆形,无柄,长0.5~2cm;孢子叶六角形,中央凹入,盾状着生,排列紧密,边缘生长孢子囊。孢子同型,具2条丝状弹丝,绕于孢子上,遇水弹开,以便繁殖。(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16页.图23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50~2800m的潮湿路旁、溪边、砂地或荒原。我国各地广布。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收全草,以4~5月生长茂盛时采收为好。

药理

猪皮下注射南非洲产笔筒绿色部分的醇浸剂可引起惊厥和死亡。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77。

药性

性味:甘、苦,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②《闽南民间草药》:“甘、微苦,温。” ③《四川中药志》:“凉,微苦。”

功效:清热明目,除湿利尿。

主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 ①《本草便方》:“通气,明目,利九窍,治跌伤,消积滞,止嗽化痰。” ②《分类草药性》:“男子平胃火,妇人补血气。” ③《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热,除湿,通淋。” ④《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志,清热,利尿。” ⑤《四川中药志》:“清心火,去潮热,散云翳。治暴发火眼,涩痛,溢泪及目赤肿痛,并疗鼻血。” ⑥《湖南药物志》:“治妇女血崩,筋骨痛,火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重庆草药》:“治火眼:笔筒草、金钱草、四叶草、珍珠草、谷精草各15g。水煎服。”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迁延性传染性肝炎:笔筒草,络石藤、川楝子各9g,黄栀根、香茶菜各12g。水煎服。”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血尿:笔筒草,羊蹄、鳢肠各15g,木花30g,白茅根120g。水煎服。”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肾盂肾炎:笔筒草、一包针、车前草、马蹄金各15g,黄毛耳草、活血丹各30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福建民间草药》:“治急淋:笔筒草30g,加冰糖15g水煎服。” ②《福建民间草药》:“治骨折:整复后用鲜笔筒草60g,调红糖捣烂敷。” ③《湖南药物志》:“治疟疾:笔筒草3g,水煎服。” ④《湖南药物志》:“治肠风下血,赤白带下,跌打损伤:笔筒草6g,水煎服。” ⑤《重庆草药》:“治眼雾:笔筒草煎水洗并内服。”

参考文章含有笔筒草的处方中医中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烨烁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笔筒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烨烁;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016.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