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螳螂


药材名称:螳螂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不过、蠰、莫、蛑(《尔雅》),蚀肬(《本经》),髦(《方言》),蚚父(《说文》),天马(《吕氏春秋》高诱注),螗螂、石螂(《尔雅》郭璞注),龁肬(《方言》)郭璞解),拒斧、刀螂、螂(《纲目》),斫父、斫郎(《说文解字注》)。

基源:为螳螂科Paratenodera属动物大刀螂、小螳螂属小刀螂的全虫。

原动物:中华螳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和小刀螂Statilia culata(Thunberg)

历史:螳螂首载于《别录》。《纲目》:“螳螂,骧首奋臂,修颈大腹,二手四足,善缘而捷,以须代鼻。”按其所述,与当今所用之螳螂吻合。

形态:中华螳螂,体形较大,呈黄褐色或绿色,长约7cm。头部三角形。前胸背板、肩部较发达。后部至前肢基部稍宽。前胸细长,侧缘有细齿排列。中纵沟两旁有细小的疣状突起,其后方有细齿,但不甚清晰。前翅革质,前缘带绿色,末端有较明显的褐色翅脉;后翅比前翅稍长,向后略微伸出,有深浅不等的黑褐色斑点散布其间。雌性腹部特别膨大。足3对,细长。前胸足粗大,为镰刀状,基部外缘有短棘16个以上,腿节下外缘有短棘4个,以第2个较大。(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677页)

生境与分布:栖于草丛及树枝上,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小刀螂 体形大小中等,长4.8~6.5cm,色灰褐至暗褐,有黑褐色不规则的刻点散布其间。头部稍大,呈三角形。前胸背细长,侧缘细齿排列明显。侧角部的齿稍特殊。前翅革质,末端钝圆,带黄褐色或红褐色,有污黄斑点。后翅翅脉为暗褐色。前胸足腿节内侧基部及胫节内侧中部各有一大形黑色斑纹。(图见《中药大辞典》.2677页)。其余同大刀螂。

生药

采集:秋季捕捉,处死,晒干或烘干备用。

药性

性味:甘、咸,温。

功效:补心,缓肝,去风热,定惊痫。

主治:《纲目》:“治小儿急惊风搐搦,又出箭镞,生者能蚀疣目。”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鼻,吹喉或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螳螂散(《太平圣惠方》)治小儿五疳,羸瘦腹胀,不欲乳食;螳螂1g,蜗牛子、蝉衣各7枚,丁香、蟾酥、地龙各0.5g,蛇蜕皮灰、麝香末各3g。研为散,每服1.5g,粥汤调下。 ②中分散(《普济方》)治惊风,定搐:螳螂1个,蜥蜴1条,赤足蜈蚣1条。上3味,同为细末,吹入鼻内搐之。 ③《中药大辞典》:“治喉症,不论新久,咽喉肿痛或破烂:螳螂1只(晒干),净冰片3g,硼砂2g,正绿萼梅(去蒂)1.5g。共研细末,吹入喉内。能生肌消炎。”

单方应用:①《动植物民间药》:“治脚气(痹,水脚气):取螳螂体部,以饭粒捣和,包裹腿脚患处。” ②《纲目》:“治箭镞入肉不可拔:螳螂1个,巴豆半个,同研敷伤处,微痒且忍,极痒乃撼拔之,以黄连贯众汤洗拭,石灰敷之。” ③《新本草纲目》:“治痔疮:烧螳螂(褐色者)服之。”

医药家论述

李时珍:“螳螂,古方不见用者,惟《普济方》治惊风,吹鼻定搐法中用之,盖亦蚕蝎定搐之义。古方风药多用螵蛸,则螳螂治风,同一理也。又《医林集要》出箭镞亦用之。”

参考文章李时珍认为螳螂有何功用?中医中药螳螂子中医中药螳螂捕蝉造句素材螳螂奋臂造句素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造句素材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菀青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螳螂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菀青;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004.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