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番薯藤


药材名称:番薯藤

名称出处:《岭南采药录》

概况

异名:红苕藤、番苕藤(《四川中药志》)。

基源:为旋花科番薯属植物番薯的茎叶。

原植物:番薯Ipomoea batatas(Linn.)Lam.(Ipomoea batatas var.e s Makino.)

余项参见“番薯”条。

药性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凉,味甘、涩。”

主治:治吐泻,便血,血崩,乳汁不通,痈疮。 ①《本草求原》:“敷虫蚊伤,并痈肿毒痛,毒箭,同盐捣汁涂蜂螫。” ②《岭南采药录》:“治蛇虎咬,舌肿,霍乱抽筋。” ③《四川中药志》:“治妇人乳汁不通、痈疮久不溃脓,在便中带血及红崩,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4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岭南草药志》:“治面疔:番薯叶30g,金丝蜘蛛1只,黄糖少许。捣烂敷。” ②《岭南草药志》:“治对口疮:番薯叶、虾酱各适量。捣烂,敷患处。”

单方应用:①《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治热天吐泻:红苕藤,水煎服。” ②《四川中药志》:“治红崩:红苕藤兑甜酒服。” ③《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治蛇咬:红苕藤尖40g。捣敷局部。” ④《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治狂狗咬伤:番薯叶(生)、黄糖,捣烂,敷伤处,1日2次。” ⑤新医学 1972;(11):“引产:番薯藤嫩茎,取软、粗、肥的茎段,长约10~20cm,去枝叶,浸在75%酒精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抹干,按妇科操作常规,取消毒的番薯藤1~2条插入宫腔(宫口粗插2条,1条插宫腔,1条插至宫颈),然后在 塞入纱布球,防番薯藤过早脱出。插入2天未娩出,可插1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笑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番薯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笑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998.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