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蝌蚪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异名:活师(《山海经》),蛞斗、活东(《尔雅》),虾蟆子、玄鱼、玄针(崔豹《古今注》),虾蟆子(《本草拾遗》),聒子、虾蟆台、虾蟆粘(《尔雅翼》),悬针、水仙子(《纲目》)。
基源:为蛙科蛙属动物泽蛙和金线蛙的幼体。蛙属全世界总计300多种;我国已知60多种,9种供药用。
原动物:泽蛙Rana nigro culata Hallowell。金线蛙Rana plancyi Lataste
历史:蝌蚪首载于《本草拾遗》,《纲目》列于虫部,李时珍曰:“蝌蚪生水中,蛤蟆、青蛙之子也。”可知并非指一种蛙之蝌蚪而言。现市售蝌蚪,药材名“蚵蚾虫”,亦为多种蛙之幼体经加工而成。
形态:原动物泽蛙参见“青蛙”条。泽蛙蝌蚪体大,后肢5mm时全长达50mm左右,体笨重,尾较细弱而尾鳍发达,尾末端尖圆而细窄;眼在头的背侧,眼间距较宽,口小,唇齿式Ⅰ·1-1/Ⅱ:1-1,角质颌适中,下唇乳突一排,口角有副突;蝌蚪呈灰绿色,散有不规则的深色小斑纹。(图见《我国动物药》.271页.图263)
金线蛙参见“金线蛙”条。金线蛙蝌蚪后肢发育良好时,全长38~45mm,尾末端尖细。唇齿式I/I:1-1,口角及下唇角有唇乳突。
生药采集:春季于水中捞取,除去杂质,洗净,用开水烫死,烘干或晒干。
鉴别:药材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的圆片状,长15mm,宽约8~10mm,皱缩,灰黑色,大部尾已脱落,背部隆起,腹部扁平,有螺旋形圈纹,或不明显,质酥易碎,气腥。
药性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热毒疮肿。 ①《本草拾遗》:“主火飚热疮及疥疮,并捣碎敷之。” ②《本草蒙筌》:“烂捣为火疮敷药,绝无瘢痕。”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经埋藏化水后搽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蝌蚪拔毒散(《医宗金鉴》)治无名大毒,一切火毒、瘟毒:寒水石、净皮硝、川大黄各等分,研极细末;用蝌蚪水(初夏时,捞取蝌蚪,收坛内,泥封口,埋至秋天,即化成水)1大碗,入前药末各60g,阴干,再研匀,收磁罐内,每用时,以水调涂患处。 ②《我国动物药》:“治流行性腮腺炎:蝌蚪500g,冰片5g,将冰片加入活蝌蚪内,待溶化成水后涂患处,每日涂3~4次,连涂2~3天。” ③《我国动物药》:“治痈疡肿痛:活蝌蚪500g,置坛内,坛口以盐泥封固,埋水中,半年后,蝌蚪即化为水,取水调黄连、黄芩、黄柏末,涂患处。”
单方应用:①《本草求原》:“治火飚热毒,一切疮疖:蝌蚪30g,淘净,加旧石灰250g,稠成水,日晒,调加三黄散搅匀,再晒至干收藏,临时加冰、麝,水(化)开搽。” ②苏医《民间验方选集》:“治流行性腮腺炎:蝌蚪500g,冰片30g。将冰片加入活的蝌蚪内,待溶化成水后涂患处,每天3~4次,连涂2~3天。”
医药家论述李时珍《纲目》:“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蚪以水吞之,云不生疮,亦解毒治疮之意也。”
参考文章牛蛙蝌蚪的饲养管理水产/渔业蝌蚪的饲养管理水产/渔业蝌蚪的作用和功效中医中药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锦程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蝌蚪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锦程;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