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灌排水质

[拼音]:guanpai shuizhi

[外文]:irrigation and drainage water quality

灌溉水和农田排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灌溉水质

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肥力与灌溉水质紧密相关。用含盐的灌溉水灌溉农田,如无特殊处理,农田的盐分会累积起来,造成土壤盐碱化。随着农业水资源日益短缺,用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咸水等劣质水进行灌溉,可能引起土壤恶化和作物减产,并会污染水体和生态环境,影响人体健康。

为评定灌溉水质的优劣,世界各国相继颁布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这些标准大都是依据两种灌溉水源而制定的。第一种水源为天然水,其水质标准主要考虑含盐量、水温和含沙量。我国规定用全盐量表示,其标准值依不同土壤类型在1~2g/L之间。水温的标准在各国基本相同,大致都限制在35℃以下。含沙量标准,不仅与水中泥沙含量多少有关,而且与泥沙颗粒粗细有关;颗粒细时,允许含沙量大一些的水引入灌区。一般规定含沙量超过15~30kg/m3时(视渠道水流挟沙能力大小而定,淤灌除外)即停止引水。第二种水源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水质标准主要是限制有害物质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为此,要规定含盐量、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及有害微生物菌族等的很高允许浓度值。

为了合理利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水、肥资源,世界各国都积极慎重地发展污水灌溉,并制定了水质标准。我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85年颁布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对天然水及废污水的污染物允许含量都作了规定。

为防止农田污染,引用废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使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才能用于灌溉;利用咸水或含盐水灌溉,必须实行合理的灌溉制度,并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以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和地区环境的良性循环,必须在严格控制引入农田水的质量的同时,加强对农田中农药、化肥和土壤改良剂使用量以及施加方式与时间的管理。

在评价灌溉水的适用性时,还要考虑地区农业特征及用水的具体条件,包括土壤、作物、气候条件以及灌溉、排水方式和田间管理措施等,以便作出综合判断。

排水水质

农田排水不论是排入地表水体或地下水体,或者再利用于农业灌溉,其水质均对引入者的生态环境及使用对象产生影响。例如,高含盐浓度的冲洗水排入江河或引入农田,会增加水体及土壤的含盐量;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水进入湖泊、水库,会导致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硝酸盐及胺类物质进入地下水再被抽出饮用,会影响人体健康;农药残留物通过排水转入水体,会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生长等。因此,由农田径流及农田排水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博锋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灌排水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博锋;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857.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