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电磁灶

[拼音]:diancizao

[外文]:induction cooker

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烹饪食物的厨房电器。通常按感应加热电流的频率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类。前者采用50或60Hz的工频,后者频率在15kHz以上,通常在40kHz左右。以高频类应用最广。

20世纪20年代初就已有将电磁感应加热原理用于烹饪的专利,但一直未付诸实用。70年代初期,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获得高效高频大功率电源成为可能,加上人们迫切需要安全、高效、卫生、节能的烹饪器具,实用的电磁灶应运而生。1972年,美国西屋公司将世界上第一台电磁灶投放市场。1973年,日本的电磁灶也开始商品化。

电磁灶由灶台台板、壳体、感应加热线圈、整流装置、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低频灶不用)和控制系统组成(见图)。台板是一块高强度、耐冲击的微晶陶瓷薄板。壳体以薄钢板制成,外部喷漆。所用的烹饪锅多以铁磁性材料制作。

电磁灶工作时,工频电流经整流装置转变为直流电,再通过高频电力转换装置转变为 15kHz以上的高频电流。当高频电流流过感应加热线圈时,即产生高频交变磁场,使铁磁性烹饪锅里产生涡流。涡流克服锅体内阻流动时,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供烹饪用。烹饪锅底越薄,热效率越高。实用的电磁灶专用锅多为夹层锅,如在两层不锈钢板内夹一层薄钢板。最近,日本已有频率高达60kHz的电磁灶问世,可以使用铝锅。

电磁灶的功率在200~1500W之间连续可调,热效率可达84%,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厨房电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电磁灶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765.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