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猫儿眼睛


药材名称:猫儿眼睛

名称出处:《中药大辞典》

概况

异名:头状蓼、尼泊尔蓼(《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为蓼科蓼属植物山谷蓼的全草。

原植物:尼泊尔蓼Polygonum alatum Buch.-Ham.ex D.Don[P.nepalense Meissn.;Persicaria alata(Buch.-Ham.ex D.Don)Nakai]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多分枝,细弱上升,高10~35cm,常为红色,节上有毛。叶互生;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5~4.5cm,宽1~3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截形或圆形,沿叶柄下延成翅状或耳垂形抱茎,边缘微波状,上面无毛,下面常密生黄颜色腺点,上部叶近无柄;托叶鞘筒状,斜截形,长0.5~1.0cm,淡褐色。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下面具有叶状总苞,总苞茎部及总花梗上均被腺毛;苞片卵状椭圆形,长2~4mm,内有1花;花被淡紫色或白色,4裂,长2~3mm;雄蕊5~6枚,花药黑紫色;花柱细长,上部2裂,柱头头状。瘦果圆卵形,双凸镜状,直径约2mm,顶端微尖,熟时有线纹及凹点,黑褐色,包藏在宿存花被内。花果期4~11月。(图见《浙江植物志》.第2卷.154页.图2~20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高达1400m湿地、沟边、茶地及山顶路边草丛中,有时亦可生在潮湿岩石上。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至西南。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泊尔、原苏联中亚地区及非洲。

生药

采集:春、夏季采收全草,晒干。

化学性质

从全草中分得5,4′-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黄烷酮(5,4′-Dimethoxy-6,7-methylenedioxyfla-vanone)、5,6,7,2′,3′,4′,5′-七甲氧基黄烷酮(5,6,7,2′,3′,4′,5′-Heptamethoxyflavanone)、5,6,7,4′-四甲氧基黄烷酮(5,6,7,4′-Tetramethoxyflava-none)、谷甾醇及蒲公英赛酮[1]。

全草中分得新的七甲氧基二酮化合物:3′,4′,6′,2″,3″,4″,5″-七甲氧基-1,3-二酮查耳酮(1)[3′,4′,6′,2″,3″,4″,5″-Heptamethoxy-1,3-dikitochalcone]及已知化合物槲皮素-3-O-鼠李二糖甙、金丝桃甙、木犀草素-6-C葡萄糖甙和β-谷甾醇葡萄糖甙[2]。

参考文献

[1] CA 1987;106∶15723u。[2] J Nat Prod 1987;50(3)∶357。

药性

性味:①《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涩,平。” ②《中药大辞典》:“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固肠。

主治:喉痛,目赤,牙龈肿痛,赤痢,白痢,大便失常,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6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红白痢疾,关节疼痛:猫儿眼睛9~12g,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新曦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猫儿眼睛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新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749.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