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地血香


药材名称:地血香

名称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概况

异名:大饭团、梅花钻、风藤(《广西中草药》),吹风散、大风沙藤、大钻骨风(《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过山龙藤、海风藤(广西)。

基源:为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根或茎藤。南五味子属全世界约25种,我国约8种。

原植物:异型南五味子Kadsura heteroclita(Roxb.)Craib

形态:木质大藤本,长6~10m。嫩枝褐色,老茎栓皮层松而厚,内皮红色,清香。叶互生,纸质;叶片卵状椭圆形至阔椭圆形,长8~17cm,宽3~8.5cm,先端渐尖,基部钝形或稍急尖,全缘或具疏离的小齿;叶柄长5~25mm。花淡黄颜色,单生于叶腋;雄花花被11~15片,4~5轮排列,最外面的2~5片,长圆状三角形,长1~7mm,内面的椭圆形至倒卵形,长8~16mm,最内数片稍退化;雄蕊50~60枚,6~10轮排列;雌花花被与雄花相似;雌蕊群由30~55枚心皮组成,4~6轮排列;柱头盾状,膜质。聚合果近球形,直径2.5~5cm;成熟心皮40~55枚,外果皮肉质。种子长圆形,长5~6mm。花期5~8月,果期8~12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第814页.1629条)

生境与分布:生于林谷中。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化学性质

从根中分得一新化合物为异安五酸(3α-羟基-羊毛甾-9(11),24-二烯-26-酸)(1)。

参考文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0;11(4):423。

药理

地血香二氯甲烷提取物经薄层层析及柱层析分离的成分Ⅲ、Ⅳ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活性。

参考文献

第3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87。

药性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微苦、辛,温。”

功效:祛风除湿,行气活血。

主治:风湿痹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茎:退热,止渴。治咳嗽,肝肺热。” ②《广西中草药》:“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痛经,产后腹痛,急慢性胃肠炎。”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祛风,镇痛,舒筋活血。” ④《云南中草药选》:“藤茎:治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咳嗽、肝肺热:地血香茎9~15g。水煎服。”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痛经:地血香根,歪叶子兰、胡椒适量,泡酒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地血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746.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