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马槟榔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异名:太极子、马金南、紫槟榔(《群芳谱》)。
基源:为白花菜科槌果藤属植物马槟榔的种子。槌果藤属全世界约250种,我国约25种。
原植物:马槟榔Capparis saikaiLévl.[Capparis sikkimensis Kurz.mut.char.Jacobs ssp. saikai(Lévl.)Jacobs],又名水槟榔(《我国高等植物图鉴》),山槟榔(云南)、爬姆朽(傣语)。
历史:马槟榔始载于《纲目》,云:“马槟榔生滇南金齿,沅江诸夷地,蔓生,结实大如葡萄,紫色味甘,内有核,颇似大风子而壳稍薄,团长斜扁不等,核内有仁,亦甜。”按上所述似为本种。
形态:常绿藤状灌木,幼时密被褐色毛,老枝褐色,无毛。单叶互生,具柄,长约1.5cm;叶片革质,椭圆形,长7~12cm,宽3.5~7cm,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顶端圆钝,具突尖,表面绿色,光亮,无毛,背面有细毛,干后褐色;侧脉8~10对,羽状。具托叶,长2~3mm,有时成短刺状。花白色,略成伞形花序状;萼片4,呈两轮排列;花瓣4,呈覆瓦状排列;雄蕊多数;具木质粗壮子房柄,长约3cm。果卵圆形或近球形,黄褐色,不开裂,顶端具短喙,外果皮皱缩,有不规则纵棱及粗短棘状突起。种子黑褐色至暗灰褐色,为不规则的小团块,直径1.1~1.8cm,厚0.5~1cm。花期3~6月,果期8~12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7页.图1783)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密林中或小涧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
生药采集: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击破硬壳,取出种子,晒干。药材主产云南、广西、贵州。
鉴别
性状:种子不规则扁圆形,直径1~2cm;表面棕褐色,常有黑褐色果肉残留,种子边缘有鸟嘴状突出,其凹入处可见类三角形的种脐;胚乳膜质,种皮内表面及胚乳表面均可见紫棕色弯月形的种脊斑痕,胚轴长,子叶折叠,盘旋卷曲如蜗牛状。气微,味微涩、腥、甜。以个大饱满、种仁色黄白,味甜者为佳。
显微 种子横切面:种皮厚壁细胞3~4列,细胞类圆形或卵形,外面常有棕红色果肉残留。石细胞10余列,类圆形,卵形或多角形,直径15~45μm,壁厚5~15μm,孔沟及层纹明显;分枝状石细胞长163~450μm,直径30~45μm,壁厚10~35μm,胞腔明显。木纤维长梭状,切向排列,单个散在或成束,长190~300μm,直径25~40μm,壁厚10~15μm。紫棕色部分有网纹、螺纹导管,直径7~20μm。薄壁组织层细胞8~10余列,有1具偏光性的带。胚乳细胞2~7列,多角形,壁增厚,内含糊粉粒及油滴。(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131)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性性味:甘,寒。 ①《本草品汇精要》:“苦、甘,寒。” ②《纲目》:“实:甘,寒。核仁:苦、甘,寒。”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
主治:伤寒热病,暑热口渴,麻疹,喉痛,食滞胀满,肿毒。 ①《本草品汇精要》:“主催生,若难产临死者用仁细嚼,井华水送下。”“生产繁者,久服则 冷,自然绝矣。” ②《纲目》:“伤寒热病,食数枚,冷水下。又治恶疮肿毒,内食1枚,冷水下,外嚼涂之,即无所伤。” ③《广西中药志》:“清肺,生津止渴。治麻疹,喉痛。”
用法用量:内服:生嚼或煎汤,3~6g。外用:捣涂。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奇思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马槟榔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奇思;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