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白尾鼹


药材名称:白尾鼹

名称出处:《我国药用动物志》

概况

异名:鼹鼠,瞎眼老鼠,翻手老鼠(《我国药用动物志》)。

基源:为鼹科动物白尾鼹的胴体。

原动物:白尾鼹Parascaptor leucrua Blyth

形态:体呈圆筒形,长97(82-110)mm,体重32(23~40)g。吻部削尖并向前突出,吻背中央具沟槽。眼极小。外耳退化。颈短。前肢粗短,掌部特别扩大、宽扁,掌心向外翻折,带有强壮的铲状爪。后足较前足细弱。尾短,尾的表面复以稀疏的短毛。通体黑褐或黑灰色,唯吻部、尾和前肢下部的毛浅灰或黄白色。毛柔软、细密,呈天鹅绒状,有丝样光泽。足和尾的皮肤肉黄颜色。

生境与分布:栖于低海拔,多在1000m以下的热带性沟谷坡地、稀树草坡、次生灌丛林、旱地、抛荒地和菜园地周围。喜在土质松软、干爽的沙土地带活动,营地下生活,以蚯蚓、蠕虫、多种昆虫及其幼虫为食。分布于云南和四川西部。

药性

功效:《我国药用动物志》:“解毒,止血。”

主治:刀伤,弹伤,伤口溃疡。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焙干研末撒。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鸿宝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尾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鸿宝;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715.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