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变豆菜


药材名称:变豆菜

名称出处:《救荒本草》

概况

异名:山芹菜、山芹(《青岛中草药手册》),鸭脚板(四川)。

基源:为伞形科变豆菜属植物变豆菜的全草。变豆菜属全世界约40种;我国有19种,1变种,其中8种入药。

原植物:变豆菜Sanicula chinensis Bunge

历史:《救荒本草》始载之,云:“变豆菜生辉县山野中,其苗叶初作地摊斜生,叶似地牡丹极大,又锯齿尖,其后叶中分生茎叉,稍叶颇小,上开白花,其叶味甘……”所述应为本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茎直立,上部重复叉式分枝。基生叶轮廓近圆形,通常掌状3裂,有时5裂,中间裂片倒卵形,基部近楔形,长3~10cm,宽4~13cm,近无柄,两侧裂片通常各有1深或浅裂片,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边缘不整齐的重锯齿;叶柄长7~30cm,稍扁平,基部有膜质叶鞘。茎生叶向上逐渐变小,3裂。花序二~三回叉式分枝,总苞片叶状,3裂;小总苞片8~10,披针形,长1.5~2mm,宽约1mm,顶端尖;小伞形花序有花6~10;雄花3~7稍短于两性花;萼齿线形,长约1.2mm,宽0.5mm;花瓣白色,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顶端内折;两性花3~4,无柄;萼齿和花瓣的形状同雄花;花柱与萼齿等长。双悬果卵圆形,长4~5mm,宽3~4mm,顶端萼齿成喙状突出,皮刺直立,顶端钩状,基部稍宽,油管5,合生面油管通常2,大而显著。果实横剖面近圆形,胚乳腹面微凹入。花果期4~10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60页.图版2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0~2300m阴湿的山坡路旁,杂木林下,竹园边或溪沟边草丛中。分布于我国东北、华东、中南、西北和西南各地区。日本、朝鲜、原苏联西伯利亚有分布。

药性

性味:甘、辛,凉。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主治:痈肿疮毒,月经过多,血尿,外伤出血,蛔虫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研粉干掺伤口。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青岛中草药手册》:“治疖疮红肿:山芹菜15g,紫花地丁15g。捣烂敷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飞英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变豆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飞英;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701.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