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鸡血李


药材名称:鸡血李

名称出处:《分类草药性》

概况

基源:为蔷薇科李属植物杏李的根或叶。

原植物:杏李Prunus simonii Carr.,又名红李、秋根李(河北)。

形态:乔木,高5~8m,老枝紫红色,树皮起伏不平,常有裂痕;小枝浅红色,粗壮,节间短,无毛。单叶互生,叶片长圆倒卵形或长圆披针形,长7~10cm,宽3~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密圆钝锯齿,幼时齿尖常带腺,两面无毛;叶柄长1~1.3cm,无毛,通常在顶端两侧各有1~2腺体。花2~3朵簇生;花梗长2~5mm,无毛;花直径1.5~2cm;萼筒钟状,萼片5,边缘有带腺细齿;花瓣5,白色,长圆形,着生在萼筒边缘;雄蕊多数,雌蕊1,心皮无毛。核果顶端扁球形,直径3~5cm,红色,果肉淡黄颜色,质地紧密,有浓香味;核小,扁球形,有纵沟。果期6~7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38卷.36页.图版5∶1-2)

生境与分布:分布于我国华北地区,广泛栽培为果树。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

药性

性味:苦,寒。 ①《四川中药志》:“寒,甘、微苦。” ②《重庆草药》:苦,平。”

功效:行气活血。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吐血,白浊。 ①《分类草药性》:“散血,消气。治跌打,血气痛,男子吐血。”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消渴,心烦,吐血,赤白带下,小儿暴热。” ③《四川中药志》:“治脚气,奔豚气,热毒,烦躁。” ④《重庆草药》:“调经,治血崩。” ⑤《贵州草药》:“和血通经,利水通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贵州草药》:“治经闭:鸡血李根15g,小血藤、吴萸各9g,木通、大血藤、桐子根、面根藤各6g,生姜3g。煨水服。”

单方应用:①《贵州草药》:“治吐血:鸡血李根60g,煨水服。” ②《贵州草药》:“治白浊:鸡血李根30g,木贼30g。煨水服。” ③《贵州草药》:“治水肿:鸡血李叶60g,车前草30g。煨水服。” ④《贵州草药》:“治刀伤:鸡血李叶适量,捣绒敷伤口。”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鸡血李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683.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