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红苕母子


药材名称:红苕母子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异名:甘藷、甘薯、朱薯、金薯、番薯、番茹(《纲目拾遗》)。

基源:为旋花科番薯属植物番薯育苗后残留的块根。番薯属全世界约300种,我国约20种。

原植物:番薯Ipomoea batatas(L.)Lam.(Ipomoea batatas Lam.var.e s Makino),又名甘藷(《植物名实图考》),红山药、唐薯(《农政全书》),玉枕薯(《台湾府志》),山芋(江苏、浙江),地瓜(辽宁、山东),甜薯、红薯(山西,河南),红苕(四川,贵州)。

形态: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圆柱形或具棱,绿色或紫色,被疏毛或无毛,茎节易生不定根。叶柄长短不~,长2.5~20cm,被疏柔毛或无毛;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也有时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的叶形,通常为宽卵形,长4~13cm,宽3~13cm,全缘或3~5裂,裂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叶片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顶端渐尖,两面被疏柔毛或近于无毛,叶色有浓绿、黄绿、紫绿等,顶叶的颜色为品种的特征之一。聚伞花序腋生,有1~3~7朵花,花序梗长2~10.5cm,稍粗壮,无毛或有时被疏毛;苞片小,披针形,长2~4mm,顶端芒尖或骤尖,常脱落;花梗长2~10mm;萼片长圆形或椭圆形,不等大,外萼片长7~10mm,内萼片长8~11cm,顶端骤尖成芒状,无毛或疏生缘毛;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cm,外面无毛;雄蕊及花柱内藏,花丝基部被毛;子房2~4室,被毛或有时无毛。开花习性随品种和生长条件而不同,有的品种容易开花,有的品种在气候干旱时会开花,在气温高、日照短的地区常见开花,温度较低的地区很少开花。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由假隔膜分为4室。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由于番薯属于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常不结实,所以有时只见开花,不见结果。花期9~12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31页.图5015)

生境与分布:番薯能够适应在较为贫瘠的土地上生长。我国大多数省区都有栽培。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四川中药志》:“生捣外敷,治烫火伤。”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于静恒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红苕母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于静恒;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667.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