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草果


药材名称:草果

名称出处:《本草品汇精要》

概况

异名:草果仁(《传信适用方》),草果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基源:为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果实。

原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

历史:《别录》载有豆蔻。《开宝本草》别称草豆蔻。《郑樵通志》称草果。李时珍谓:“草豆蔻、草果虽是一物,然微有不同,今建宁所产豆蔻,大如龙眼而形微长,其皮黄白薄而棱峭,其仁大如缩砂仁而辛香气和,滇广产草果,长大如诃子,其皮黑厚而棱密,其子粗而辛臭,正如斑蝥之气。”草果始载于《本草品汇精要》:“草果形似橄榄,其皮薄,其色紫,其仁如缩砂仁而大。”故该书所载之药材形态与今红草果相同。该书又载:“云南出者名云南草果,其形小差耳。”则系本种。又《植物名实图考》有白草果一项,认为白草果即草果,土医以为真草果。原植物据其附图似姜花。

形态:茎丛生,高达3m,全株有辛香气,地下部分略似生姜。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顶端渐尖,边缘干膜质,两面光滑无毛,无柄或具短柄;叶舌全缘,顶端钝圆。穗状花序不分枝,每花序约有花5~30朵,总花梗被密集的鳞片,革质,干后褐色;苞片披针形,长约4cm;小苞片管状;花冠红色,裂片长圆形;唇瓣椭圆形,顶端微齿裂。蒴果密生,熟时红色,干后褐色,不开裂,长圆形或长椭圆形,无毛,顶端具宿存花柱残迹,干后具皱缩的纵线条。种子多角形,直径4~6mm,有浓郁香味。花期4~6月,果期9~12月。(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12页.图8)

生境与分布:栽培或野生于疏林下,海拔1100~1800m。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生药

栽培:宜温暖湿润气候,能耐轻霜,怕强光直射,适宜生长的荫蔽度50%~60%。以腐殖质丰富,质地疏松的微酸性砂壤土为好。用种子繁殖,于8~9月采摘成熟果实,随采随播,或晾干保存至次年春季播种,播种前先将果皮剥掉,洗去果肉,然后用粗砂与种子拌和,用手搓擦,除去表面胶质后播种。按行距15cm开沟条播或撒播,深为1.5~2cm,播后覆土盖草,浇水保湿。出苗后即揭去盖草,并搭棚遮阴;结合松土除草,追施腐熟后的厩肥和草木灰。培育1~2年后,于春、秋季出圃定植,按行株距各1.5m穴栽,每穴栽苗1~2株。亦可在春季进行繁殖。栽后注意中耕除草和壅土培根,生长期中多次追肥,可用厩肥或人畜粪水开环状沟追施。雨季注意排水,旱季应及时浇灌,经常调整荫蔽度。病害立枯病,应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石灰粉撒于病株周围,再用65%代森锌600倍液喷射。注意钻心虫的防治。

采集:10~11月果实开始成熟,变为红褐色而未开裂时采摘果实,晒干或微火烘干。药材主产于广西、云南、贵州。

鉴别

性状:果实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cm,直径1~2.5c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多数显著的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花萼残基,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果皮内面浅棕色,有光泽。果实3室,中轴胎座,每室含种子8~11枚,集成长球状。种子圆锥状四至多面体,长宽均约5mm,表面红棕色,被灰白色膜质假种皮,在较狭的一端有凹状的种脐,合点在背面中央,小凹点状,合点与种脐间有纵沟状的种脊,种皮坚硬,种仁(胚乳)灰白色。种子气芳,味辛、辣。以个大、饱满、色红棕、气味浓者为佳。

理化:①取样品粉末适量,加水蒸馏,提取的挥发油加无水硫酸钠脱水,点于硅胶G板上,以樟脑、1,8-桉油素为对照,以己烷-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展距17cm,喷10%磷钼酸乙醇液,斑点呈蓝黑色。(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14页.图10) ②取样品(种子)粉末1g,加石油醚5ml,冷浸过夜,滤液点于硅胶H板上,以β-蒎烯、1,8桉树脑为对照,以苯-乙酸乙酯(95 5)为展开剂,展开后,喷10%磷钼酸乙醇液,加热后斑点呈深蓝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459页.图364-2)

加工炮制:①草果仁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果皮焦黄颜色、鼓起为度,取出,稍凉,去壳取仁。 ②姜草果仁 取草果仁加姜汁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100kg草果仁,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姜草果仁密闭保存。

化学性质

含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有α,β-蒎烯、桉油精,p-聚伞花烃、壬醛、癸醛、芳樟醇、反-s-十一烯醛(trans-s-Undecenal)、α-松油醇、柠檬醛-b、橙花醛-a,b(Neral-a,b)、牻牛儿苗醇(Geraniol)、草果酮、橙花叔醇。此外,种子还含有油脂、淀粉等。全株含挥发油[1,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43。[2] 中草药学.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366。

药性

性味:辛,温。 ①《本经逢原》:“辛,温,涩。” ②《饮膳正要》:“辛,温。” ③《本草从新》:“辛,热。”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脾、胃经。”

功效: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积。

主治:脘腹冷痛,痰饮痞满,反胃,呕吐,疟疾,泻痢,消化不良。 ①《饮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②李杲:“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膨胀,化疟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③《本草求原》:“治水肿,滞下,功同草蔻。” ④《本经逢原》:“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鱼、肉诸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忌服。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常山、青蒿、青皮、槟榔,治疟疾。 ②配附子、山楂,治大便溏泄,慢性腹泻。 ③配地榆、黄连、枳壳,治赤白痢疾,伏热泄泻。 ④配知母、芍药、黄芩,治瘟疫初起,恶热发热。

方选和验方: ①果附汤(《济生方》)治脾寒疟疾不愈,振寒少热,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草果仁、附子(炮、去皮脐),等份研末。每服15g,水500ml,生姜7片,枣1枚,煎7分,去渣服,不拘时候。 ②清脾汤(《济生方》)治瘅疟、脉来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干,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不利:草果仁、青皮(去白)、厚朴(姜制炒)、半夏(汤泡7次)、白术、柴胡(去芦)、茯苓(去皮)、甘草(炙)、黄芩各等份,研末。每服12g,加生姜5片,枣1枚,水500ml,煎至7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③草果饮(《传信适用方》)治脾胃冷热不和,下痢赤白,及伏热泄泻,脏毒便血:草果子、甘草、地榆、枳壳(去穰,麸炒)。上等份为粗末。每服6g,加煨姜1块,水煎去渣服,不拘时候。 ④达原饮(《瘟疫论》)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初起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身疼痛:草果仁、甘草各2g,知母、芍药、黄芩、厚朴各3g,槟榔6g。水煎服。 ⑤草果饮(《慈幼新书》)治疟疾,胃中寒痰凝结,不易解开:草果、常山、知母、乌梅、槟榔、甘草、穿山甲。水煎服。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脾胃虚寒,反胃呕吐:草果仁5g,熟附子、生姜各6g,枣肉12g。水煎服。” ⑦中医杂志 1959;(4):“治疟疾:草果、青皮槟榔、黄芩、龟板、常山、青蒿同研末为丸。每次服9~15g,发病前服,1日2次。”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草果,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取其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害,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也。” ②黄宫绣《本草求真》:“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然此气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症,服之直入病所皆有效。” ③张山雷《本草正义》:“草果,辛温燥烈,兼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按岚瘴皆雾露阴湿之邪,最伤清阳之气,故辟瘴多用温燥芳香,以胜阴霾湿浊之蕴祟。草果之治瘴症,意亦犹是。然凡是疟疾,多湿痰蒙蔽为患,故寒热往来,纠缠不已,治宜开泄为先。草果善涤痰温,而振脾阳,更以知母辅之,酌量其分量,随时损益,治疟颇有妙义,固不必专为岚瘴之法。惟石顽所谓实邪不盛者,当在所禁耳。”

参考文章暑夏凉点双璧:仙草果与石花冻保健养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乐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草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乐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653.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