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地牯牛


药材名称:地牯牛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虫(《本草拾遗》),沙谷牛(《生草药性备要》),沙牛(《本草求原》),蚁狮(《动物学大辞典》),砂牛虫(《陆川本草》),金沙牛(《生草药手册》),地拱(《四川中药志》)。

基源:为蚁蛉科动物蚁狮等的幼虫。

原动物:蚁狮Myrmeleon formicarius Linnaeus。中华东蚁蛉Euroleon sinicus Navas中黄足蚁蛉Hagenomyia micans Mac Lachlan

历史:最早记载于《本草拾遗》,《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民间常用草药》:“退疮管”的作用。《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现今各地民间多有应用。

形态:幼虫称蚁狮,其头和前胸在身体的比例上很小,而腹部膨大。口器特别发达,上颚长而弯,成镰刀状,内侧有3个齿,在两侧边有强大的刚毛。头扁,复眼小,黑色,位于头部前方两侧。前胸细而窄,呈颈状。体躯很粗状,背面隆起。足细长,淡黄颜色,并有很多黑色长毛。身体呈灰黑色,并有淡黄颜色斑纹,大小随龄期而改变。每个体节的两侧都有黑色强大的毛丛,并有许多散生、单条黑色短毛。腹背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线,两侧有黑色斑印。一般体宽2~3.5mm。

生境与分布:蚁狮生活于不受风雨侵袭的极松的沙土中,捕捉昆虫(如蚂蚁)作为食料。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

生药

采集:全年均可捕得。捕捉后杀死,晾干。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药性

性味:辛、咸,凉。有毒。 ①《本草拾遗》:“有毒。” ②《陆川本草》:“平,淡。” ③《四川中药志》:“温,辛、咸,有毒。”

功效:平肝息风,解热镇痉,拔毒消肿。

主治:高血压,中风,小儿高热,惊厥,疟疾,砂淋,尿路感染,竹木刺、异物入肉不出,骨折,中耳炎,疔疮,瘰疬,无名肿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疬,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 ②《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 ④《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 ⑤《四川中药志》:“治癥块,疟母,大便闭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高血压病,中风,小儿高热,惊厥,疟疾,泌尿道感染,竹木刺、异物入肉不出,骨折;外用治中耳炎,痈疮,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0.6g;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捣烂敷。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硼砂外用,治瘰疬破烂。 ②配金钱草,治泌尿系统感染,石淋。

方选和验方: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拔弹头(弹头卡在骨头或肉内拔不出),拔竹木刺:地牯牛3个,乳香0.9g,共研细末,外敷伤处。”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泌尿道感染,结石:地牯牛10个,新瓦焙黄研末,用金钱草30g,水煎分2次送服。” ③《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疬破烂:沙谷牛合硼砂、冰片少许,捶烂敷疮,用膏药盖之。”

单方应用:①《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治疟疾:地牯牛11个。兑酒吞服。在发疟疾前半小时服1次。慢性疟疾,得服1星期。” ②《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治小儿疟疾:地牯牛7个。炒香为末,开水吞下。” ③《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治疔毒:地牯牛7个。以6个捣绒敷疔顶,另1个不捣,放疔头上,用布包好。” ④《四川中药志》:“治竹木刺及铁沙入肉不出:地牯牛配南瓜瓤敷患处。”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高血压中风、癫痫:地牯牛适量,用新瓦焙干,每服0.3g,每日2次,开水送下。”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高热,惊厥:地牯牛1~3个。新瓦焙黄,研末,母乳适量调服,每日2次。”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骨折、跌打损伤:地牯牛5~10个,泡酒250ml。每服10ml,每日2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浩淼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地牯牛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浩淼;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546.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