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草果药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异名:野姜、独叶台、四合红、草果(《云南中草药》)。
基源:为姜科姜花属植物草果药的果实。
原植物:草果药Hedychium spicatum Ham.ex simth,又名良姜花(《滇南本草图谱》)。
余项参见“土良姜”条。
化学性质附 全株含挥发油。根茎的挥发油中含对-甲氧基桂皮酸酯。根皮含草果药酮(Hedychenone)、7-羟基草果药酮(7-Hydroxyhedychenone)、6-羰基赖百当烷-7,11,14-三烯-16-酸内酯(6-Oxolabda-7,11,14,-triene16-oic acid lactone)[1,2],又含谷甾醇、胡萝卜甙及Cryptoneridiol[3]。
参考文献[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49。[2] Indian J Chem Sect B 1983;22B(1):93。[3] Phytochemistry 1975;14:578,1059。
药性性味:辛,苦,温。 ①《滇南本草》:“大温,辛、微苦。”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辛、苦,温。”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主治:胃寒痛,呕吐,食滞,寒疝气痛,牙痛,膝关节痛,雀斑,疟疾。
①《滇南本草》:“宽中理气,消胸膈膨胀,开胃消宿食。” ②《云南中草药》:“温胃散寒,燥湿,治寒痛,消化不良,疟疾。”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散寒止痛,宽中理气。治胃寒疼痛,呕吐,寒疝气痛。”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治胃寒痛,呕吐,食滞,寒疝气痛。外用治膝关节痛。” ⑤《新华本草纲要》:“牙痛,雀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滇南本草》:“治九种胃气疼痛,面寒疼,痞块疼痛:草果药(新瓦焙)60g,木香9g。共研细末,每服3g,烧酒送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德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草果药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德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