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羊脬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异名:羊胞(《千金方》)。
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等的膀胱。
原动物:山羊Capra hircus L.。绵羊Ovis aries L.。北山羊Capra ibex L.
余项参见“羊肉”条。
化学性质山羊脬含胶原蛋白、脂肪酸、磷脂质、粘多糖、氨基酸。其中粘膜细胞膜中糖由中性糖、己糖胺、唾液酸、甲基戊糖等组成。
参考文献LifeSci 1971;10(Ⅱ):989。
药性性味:《随息居饮食谱》:“甘,温。”
功效:补脬损,摄下焦之气。
主治:下虚遗尿。 ①孙思邈:“治下虚遗尿。” ②《随息居饮食谱》:“补脬损,摄下焦之气,凡虚人或产后患遗溺者宜之。”
用法用量:内服:焙干研末,温酒送服。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本经逢原》:“治下虚遗尿:羊脬,温水漂净,入补骨脂,焙干为末,卧时温酒服15g。”
食疗:《动物脏器食疗验方》:“治肾炎:羊脬2只,薏苡仁100g。文火炖煮成粥,以上为1日量,1~2次食完,空腹食用,半个月为1疗程。”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永贞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羊脬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永贞;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