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大黑药


药材名称:大黑药

名称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概况

基源: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翼茎羊耳菊的根。旋覆花属全世界约100种,我国有20余种。

原植物:翼茎羊耳菊Inula pterocaula Franch.,又名大黑洋参(云南)。

形态: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60~100cm,中部以上有分枝,被红褐色密柔毛和腺点。叶互生,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cm,宽4~5cm,基部渐狭,沿茎下延成宽1~10mm的翅,边缘具有小尖头重锯齿,表面被细密伏毛,背面被红褐色柔毛或短茸毛,两面有腺点。头状花序小,直径5~6mm,在枝顶密集成聚伞圆锥或复伞房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约5层,线状披针形,外层渐短小,内层边缘干膜质,花序全为管状花。瘦果近圆柱形,有浅沟,密被短毛;冠毛一层,浅红褐色,约与花冠等长。花果期7~10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75卷.268页.图版43:10-1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00~2800m的亚高山灌丛中和草地上。分布于四川、云南。

生药

采集: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根须及泥沙,晒干。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药性

性味:苦,平。

功效:补虚,清热解毒。

主治:头晕,耳鸣,心慌,出虚汗,痈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痈疡肿毒,骨结核:大黑药,水煎服。”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头晕,心慌,耳鸣,出虚汗:大黑药根15g,千针万线草15g。水煎服,红糖为引,也可煮肉吃,或研末蒸肉、鸡蛋吃。”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建柏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大黑药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建柏;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203.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