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皮哨子


药材名称:皮哨子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

异名:无患子、菩提味、黑苦楝(《滇南本草(整理本)》),油患子(四川)。

基源: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川滇无患子的果皮或种子

原植物:川滇无患子Sapndus delavayi(Franch.)Radlk.

形态:落叶乔木,高10~15m。枝有暗黄颜色皮孔,新生枝被暗灰色短柔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连柄长20~35cm。小叶8~14,卵形至长椭圆形,长6~16cm,宽2.5~6cm;先端短尖;基部圆或钝,两侧不对称,全缘,两面沿脉被疏短毛。花杂性异株;圆锥花序顶生,长12~25cm,与花柄同被短柔毛;花小,白色;萼片5,卵形,基部暗紫色,边缘近膜质,有缘毛;花瓣通常4;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5mm;花盘偏于一侧,半月形,肥厚;雄蕊8,比花瓣短;子房密被毛。果爿近球形平滑,直径1.5~2.2cm,黄颜色,果皮肉质,种子里褐色,光亮。花期5~6月,果期9~10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718页.图316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密林、沟谷、田边或疏林中。分布于湖北西部云南、四川、贵州。我国西南各地为较常见的栽培植物,陕西、甘肃也偶有种植。

化学性质

种子含油15%[1]。外果皮中含11个皂甙,其两个为新皂甙:皮哨子皂甙(Hishoushi-saponin)A和Ee。其余9个为已知的皂甙结构:单皂甙(Monode oside)2~4,8~10(已从Sapindus mukurossi中分离);13是齐墩果酸3-o-D-木吡喃-(1→3)α L鼠李吡喃-(1→2)-α-L-阿拉伯吡喃糖甙(即Cle tis chinensis中皂甙成分的次皂甙);15和16分别为3、4皂甙的二乙酰化合物[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40。[2] Chem Pharm Bull 1986;34(5):2209。

药性

性味:《滇南本草》:“苦,微寒。”

功效:理气止痛,健脾消积,解毒杀虫。

主治:疝气,小儿疳积,扁桃体炎,黄水疮,疥癞,蛔虫病。 ①《滇南本草》:“皮:治膀胱疝气疼痛。子壳:杀虫。”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理气止痛,杀虫,止痒。” ③《云南药用植物名录》:“舒肝理气,消食健脾,杀虫。治疝气,小儿疳积,扁桃体炎,黄水疮;驱蛔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炮熟食3~7粒。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疥癞,头虱:皮哨子种子适量。煎水外洗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思聪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皮哨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思聪;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200.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