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水蓼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异名:辣蓼(《本草求原》),红蓼子草(《重庆草药》),水红花(《昆明药用植物调查报告》),疼骨消(《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为蓼科蓼属植物水蓼的全草。蓼属全世界约300种,我国约120种。
原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
历史:水蓼应是中药材蓼实的原植物,但作为水蓼这个名称是从《唐本草》开始的。但《本经》已有萼实之名。《唐本草》中云:“蓼实,即《本经》中水蓼之实也。彼用蓼,则用茎。”并说:“水蓼,今大率与水荭相似,但枝低耳。今造酒,取以水浸汁,和面作曲,亦假其辛味。”李时珍《纲目》中云:“水蓼乃水际所生之蓼,叶长五六寸,比水荭叶稍狭,比家蓼叶稍大,功用亦仿佛,故寇氏谓蓼实即水蓼之子者,以此故。”所说系本种。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80cm,直立或下部伏地;茎红紫色,无毛;节膨大,且具须根。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9cm,宽5-15mm,两端渐尖,均有腺点,无毛或在叶脉、叶缘处有小刺毛;托鞘膜质,筒状,有短喙毛;叶柄短。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细长,下部间断;苞片钟形,琉生睫毛或无毛;花具细花梗而伸出苞片外,间有1~2朵花包在膨胀的托鞘内;花被4~5裂,裂片卵形或长圆形,淡绿色和淡红色,有腺状小点;雄蕊5~8;雌蕊1,花柱2~3裂。瘦果卵形,扁平,少有3棱,长2~2.5mm,表面有小点,黑色,无光泽,包含在宿存的花被内。花期7~8月,果期8~9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519页,1057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沟水边。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地区。
生药栽培:宜于半阴的潮湿处或浅水中,以肥沃的粘壤和砂壤土为好。用种子繁殖,在3~4月播种,按行株距各26cm开穴直播,深3cm左右,每亩用种量250g。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逐次间苗、补苗,每穴留壮苗3~5株。生长期间注意除草,追肥2次,用人畜粪水施肥。
采集: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或鲜用。药材产于广东、广西、四川。
鉴别:根须状,表面灰棕色或紫褐色。茎圆柱形,有分枝,长20~80cm,直径约至2mm,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有细棱线,节膨大。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完整者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5~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棕褐色,下面褐绿色,有棕黑色斑点及细小半透明的腺点;托叶鞘筒状,长0.8~1.1cm,紫褐色,缘毛长1~3mm。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10cm,花淡绿色,花被5裂,具腺点。气微,味辛辣。以叶多、带花、辣味浓者为佳。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全草含氢醌、间苯二酚(Resorcinol)、焦性儿茶酚(Catechol)、没食子酸、槲皮素、水蓼素(Persicarin)、水蓼素-7-甲醚(Persicarin-7-methylether)、甲基鼠李素(Rhamnazin)、槲皮甙(Quercitrin)、金丝桃甙(Hyperin)、芸香甙、槲皮黄甙、山柰素(kaempferide)、β-谷甾醇-D-葡萄糖甙、脂肪醇、水蓼二醛(Polygodial,Tadeonal)、异水蓼二醛(Isotadeonal)、挥发油和生物碱[1]。另含β-谷甾醇、蜡、氯化钾、白花色甙(Reucoanthocyanin)[2]。
叶含甲氧基蒽醌、水蓼酸(Polygoruic acid)、金丝桃甙、氧茚类化合物(Persicarin)[3]、缩蓼二醛(Polygodialacetal)、11-Ethoxycinnamolide、Valdiviolide、Fuegin、Isopolygonal、Polygonone、异蓼二醛(lsopolygodial)、Polygonal、Warburg 、Drimenol、lsodrimeninol、Confertifolin等[8,4]。地上部分含Pyrogallic tannins、维生素C、甲酸、乙酸、丙酮酸(Pyruvic acid)、戊酸(Valeric acid)、葡糖醛酸和乳糖醛酸[5]。根中含Polygonolide[6]、Hydropiperoside、蒽醌鞣花酸3,3’-二-氧-甲醚(Ellagic acid3,3’-di-o-Methylether)、没食子酸、槲皮素葡糖甙[7]。种子中含Polygonal、Isodnmeninol、蓼二醛、异蓼二醛和Confertifolin[9]。
参考文献[1]长白山植物药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277 。[2]福建药物志,第2册,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76 。[3]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64:308 。[4]Phytochemistry 1985;24(7):1521 。[5]CA 1984;100:3570e 。[6]Phytochemistry 1986;26(2):517 。[7]Phytochemistry 1983;22(2):549 。[8]Phytochemistry 1982;21(12):2895 。[9]CA 1980;92:55092m。
药理叶在国外被广泛用于 出血(月经过多)、痔疮出血及其他内出血,其作用与麦角相似,但较弱,并有镇痛作用。所含的甙类能加速血液凝固。挥发油具辛辣味,有 性,敷于皮肤可使之发炎[1]。金丝桃甙有抗炎作用,对大鼠有同化激素样作用[2]。由于对眼的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金丝桃甙可用于预防糖尿病性白内障[3]。
参考文献[1]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057 。[2]CA 1976;84:99346m,1978;89:17126f 。[3]Biochem Phlar col 1976;25(22):2505。
药性性味辛,平。 ①《千金·食治》:“辛。” ②《日华子本草》:“辛,冷。” ③《纲目》:“蓼叶,辛,温。” ④《本草求原》:“苦、涩,平。” ⑤《中草药学》:“辛,温。”
功效:化湿,行滞,祛风,止痒,消肿。
主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 ①《别录》:“蓼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 ②《唐本草》:“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渍脚捋之,消脚气肿。” ③《本草拾遗》:“蓼叶,主痃癖,每日取60g煮服之;又霍乱转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疮;亦主小儿头疮。” ④《纲目》:“杀虫。” ⑤《本草求原》:“洗湿热癞,擦癣。” ⑥《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通筋骨。” ⑦《岭南采药录》:“敷跌打,洗疮疥,止痒消肿。” ⑧《重庆草药》:“治巴骨流痰,跌打损伤。”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湿消滞,杀虫止痒。治菌痢,肠炎,风湿痛,皮肤湿疹。” 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尿,行气,止痢。” ⑾《中草药学》:“菌痢,肠炎,月经过多,蚊咬伤,皮肤湿疹,顽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煎水浸洗或捣敷。
使用注意:①《千金·食治》:“蓼食过多有毒,发心痛。和生鱼食之,令人脱气, 疼痛。妇人月事来,不用食蓼及蒜,喜为血淋带下。” ②《药性论》:“蓼叶与大麦面相宜。”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水蓼饮(《圣济总录》)治干霍乱吐利,四肢烦,身冷汗出:水蓼(切)、香薷(择切)各60g。上2味,以水约1200ml,煎煮500ml,去渣,分温3服。 ②蓼草膏(《外科启玄》)治阴发背,黑凹而不知痛者:鲜水蓼草5kg(晒干,烧灰存性,淋灰汁熬膏子100ml听用),石灰30g,2味调匀,入磁罐收贮封固。如遇阴毒,将笔蘸点患处,出黑水血尽,将膏药贴之。 ③《四川中药志》:“治水肿脚气:水蓼30g。茜草根15g,隔子通15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福建药物志》:“治蛇头疔:鲜水蓼、芋叶柄各20g,捣烂加热敷患处。”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小儿疳积:水辣蓼全草15~18g,麦芽12g,水煎,早、晚饭前2次分服,连服数日。” ③广州医学 1983;(1):“治带状疱疹:水蓼、五月艾各等份,共研细末,以京墨汁调成稀糊状。用清洁鸡或鹅毛蘸药涂患处,1日数次。” ④《四川中药志》:“治风寒大热:水蓼、淡竹叶、姜茅草各适量,水煎服。” ⑤《经验方》:“治脚痛成疮:水蓼(锉)煮汤,令温热得所,频频淋洗,候疮干自安。” ⑥《四川中药志》:“治血崩:水蓼制成流浸膏,每服10ml(相当于原生药15g),每日2次。”
食疗:水蓼酒(《药酒验方选》):“治水肿,泄泻痢疾,月经过多:水蓼煎汁,和曲、米酌量酿酒,酒成去糟渣。每服50ml,每日3次。
参考文章稻田主要杂草:水蓼粮食作物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增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水蓼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增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