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珍珠风
名称出处:《草木便方》
概况异名:珍珠柳(《草木便方》),漆大白(《四川中药志》),珠子树(《湖南药物志》),紫珠(《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紫珠的根或枝叶。
原植物:紫珠Callicarpa bodinieri Lévl.(C.giraldiana Hesse var.subcanescensRehd.),又名珍珠枫(《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爆竹柴(安徽),大叶鸦鹊饭(江西),大叶斑鸠米(广东)。
形态:灌木,高2~3m。小枝、叶柄及花序均被粗糠状星状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5~1cm;叶片卵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7~17cm,宽4~6cm,顶端长渐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表面干后暗棕褐色,有短柔毛,背面灰棕色,密被星状柔毛,两面密生暗红色细粒状腺点。聚伞花序幅宽3~4.5cm,4~5次分岐,花序梗长约1cm,具线形细小苞片;花萼短钟状,具4钝三角形浅齿,外面被星状毛和暗红色腺点;花冠紫色,短筒状,长约3mm,4裂,裂片卵圆形,被星状毛和暗红色腺点;雄蕊4,长约6mm,花药椭圆形,药隔有暗红色腺点;子房球形,有毛。浆果状核果,球形,无毛,径约2mm,熟时紫堇色。种子2~4粒。花期6~7月,果期8~11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65卷.1分册.59页.图2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0~2300m的山坡林中、林缘或灌丛中。分布于江苏南部、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越南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适于温暖阴湿的环境,宜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中栽培。用分株繁殖。于早春或晚秋时,将母株基部分生的新苗挖出,按行株距各60~80cm栽植,每穴1株。为了增加繁殖系数,可在母株生长初期,砍去地上部分植株,培土壅根,以利萌生多量新苗。亦可用种子育苗繁殖。栽后须进行一般管理,注意防治病虫。
采集:栽后4~5年夏、秋季摘取嫩枝、叶片,再挖出根部,晒干或烘干。
化学性质附 果实中含矢车菊素(Cyanidin)和芍药花素(Peonidin).
参考文献Phar zie 1988;43(2):143。
药性性味:微苦、涩,平。 ①《草木便方》:“辛,平。” ②《新华本草纲要》:“微苦、涩,平。”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涩,平。”
功效:活血通经,祛风胜湿。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瘀血腹痛,外感风寒,风湿疼痛,蛇咬,丹毒。 ①《草木便方》:“祛风胜湿,消积毒。治瘀血停滞,产后血气闷痛。” ②《分类草药性》:“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妇人红崩,白带,月经不调。” ③《四川中药志》:“能通经活血,治月经不调,虚劳,白带,产后血气痛,感冒风寒及头身疼痛。调麻油外用,治缠蛇丹毒。” ④《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叶,治内脏出血,研末治皮肤痒痛,杀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浙江药用植物志》:“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珍珠风叶、猪殃殃、绵毛鹿茸草各15g,地菍、栀子根各30g。水煎服。” ②《浙江药用植物志》:“治 功能性出血:珍珠风叶、地菍、梵天花根各30g。水煎,加红糖30g,在出血的第一天服下,连服数天。” ③《湖南药物志》:“治咳嗽胸痛:珍珠风15g,韭菜白9g,百合9g,薢蕨汁6g,木通6g,三白根6g,藤耳箭9g,甘草9g,水煎服,每日3次。” ④《湖南药物志》:“治胃出血:珍珠风15g,仙鹤草15g,藕节15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浙江药用植物志》:“治胃溃疡出血:珍珠风叶120g。水煎服。” ②《浙江药用植物志》:“治疖痈,牙疳:珍珠风叶9~15g,水煎服。鲜叶适量捣敷。” ③《浙江药用植物志》:“治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珍珠风叶研粉。每次1.5g,每6小时1次,同时以叶9g,煎水送服。” ④《浙江药用植物志》:“治鼻衄、拔牙后出血:珍珠风叶研粉,以药棉蘸药粉塞鼻,或填塞拔牙后出血处,咬合。” ⑤《湖南药物志》:“治跌打、筋骨疼痛,肌肉红肿,刀伤出血:珍珠风全草捣烂、酒调,揉敷患处。或珍珠风叶捣烂敷伤处。” ⑥《四川中药志》:“治缠蛇丹毒:珍珠风全草捣烂,麻油调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意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珍珠风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意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