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夏至草
名称出处:《陕西中药名录》
概况异名:夏枯草(《滇南本草》),白花益母(《植物名实图考》),小益母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为唇形科夏至草属植物夏至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至草属全世界4种,我国产3种,其中1种药用。
原植物:夏至草Lagopsis supina(Steph.)lK.-Gal.ex Knorr.(Leonu rus supina Steph.ex Willd.;Marrubium incisum Benth.;M.supinum(Willd.)Hu ex Pei)
形态:多年生草本,披散于地面或上升,具圆锥形的主根。茎高15~35cm,带紫红色,常在基部分枝。叶轮廓圆形,长宽各1.5~2cm,先端圆形,基部心形,3深裂,裂片有圆齿或长圆形犬齿,有时叶片为卵圆形,3浅裂或深裂,裂片无齿或有稀疏圆齿,脉掌状,3~5出;叶柄长。轮伞花序疏花,径约1cm;花萼管钟形,长约4mm,脉5,凸出,齿5,不等大,三角形,长1~1.5mm;花冠白色,稀粉红色,冠筒长约5mm,径约1.5mm;冠檐2唇形,上唇比下唇长,长圆形,全缘,下唇3浅裂,中裂片扁圆形,两侧裂片椭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冠中部稍下,不伸出;花盘平顶。小坚果长卵形,长约1.5mm,褐色,有鳞粃。花期3~4月,果期5~6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65卷.第2分册.257页.图版5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可达2600m以上的路旁、旷地上。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湖北、西南。原苏联西伯利亚、朝鲜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至前盛花期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化学性质含β-谷甾醇、薯蓣皂甙元及三种同系高级饱和脂肪酸。
参考文献河北医学院学报 1990;11(2):71。
药性性味:《陕西中草药》:“微苦,平。有小毒。”
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止痒。
主治:产后血瘀腹痛,月经不调,水肿,半身不遂,头晕,皮肤痒疹。
《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治贫血性头昏,半身不遂,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或敷膏。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四川中药志》:“治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夏至草15g,刘寄奴15g,金丝梅15g,香通15g。水煎服。” ②《四川中药志》:“治水肿小便不利:夏至草30g,马鞭草30g。水煎浓汁服。”
单方应用:①《四川中药志》:“治皮肤痒疹:鲜夏至草适量,水煎,洗患处。”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贫血性头晕,半身不遂,月经不调:夏至草9~12g,水煎服,或熬成膏剂服。”
参考文章夏至草的分布区域观赏园艺夏至草的品种分类观赏园艺夏至草的介绍观赏园艺夏至草的生态习性观赏园艺夏至草的栽培技术观赏园艺夏至草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资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夏至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资;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