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生物指数

[拼音]:shengwu zhishu

[外文]:biotic index

运用数学方法求得的反映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的变化的数值,用以评价环境质量。

环境和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环境质量因污染或其他因素发生变化,生物因适应能力的不同,在环境中的种类和数量也就随之变化。后一种变化是环境质量的客观反映。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在研究各种环境质量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用以评价环境质量的生物指数,主要有:

贝克生物指数,W.M.贝克于1955年提出。这项指数根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耐性,把从采样点采到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成两类。Ⅰ类是对有机物污染缺乏耐性的(即敏感的)种类,Ⅱ类是对有机物污染有中等程度耐性的(即不敏感的)种类。Ⅰ类和Ⅱ类动物种类数目分别以nΙ和n媺表示,则生物指数BI=2nΙ+n媺,计算的指数值为0,表示水体被有机物严重污染,1~6为中等污染,大于10为清洁水体。

日本津田松苗于1960、1964、1974年对贝克指数作了多次修改,提出不限于在采样点采集,而是在拟评价的河段把各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尽量采到,再依贝克-津田生物指数公式I=2A+B进行计算。式中A为不耐污种数;B为耐污种数。所得数值0~5为严重污染,6~10为中度污染,11~19为较清洁,大于20为清洁水体。

古德奈特和惠特利有机污染生物指数,是C.J.古德奈特和L.S.惠特利于1960年提出的。这项指数以颤蚓类个体数量占整个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个体数量的百分比表示。所得指数值少于60%,表示水质良好;60~80%为中等有机污染;大于80%为严重有机污染。

特伦特生物指数根据 7个主要无脊椎动物类群对污染敏感程度的顺序和出现的动物类群总数划分指数值为Ⅹ至Ⅰ(见表)。

钱德勒计分系统是根据底栖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等参数与污染程度的关系,按多度大小对不同种类分别记分,再将各种类分数相加,以总分的高低评价水质。45分以下为重污染,45~300分为中等污染,300分以上为轻度污染或无污染。

此外,还有硅藻生物指数,藻类生物指数等。60年代以来,又发展了一类以群落中的优势种为重点,通过测量群落结构来评价环境质量的生物种的多样性指数。70年代以来,这种指数也归入生物指数。

生物指数主要是水质的生物学参数,并不表示水质的直接数值。因此,应用时必须同生物学的其他指标结合起来,而且还要考虑地理、气候、底质、水文以及水化学等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注意与物理、化学指标一起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参考书目J.Cairns,Jr.& K.L. son,Biological Methods for the Asses ent of Water Quality,ASTM-STP-528,American Society of Testing Materials,1973.V.Sladecek,System of Water Quality from the Biological Point of View,Arch. Hydrobiol.Beih.Ergebn.Limnol.7,1-Ⅳ,1-218,Stuttgart,1973.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宇欢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生物指数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宇欢;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98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