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鸬鹚涎


药材名称:鸬鹚涎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基源:为鸬鹚科鸬鹚属动物鸬鹚的口涎。

原动物: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Brumenbach)

余项参见“鸬鹚肉”条。

生药

采集:捕捉后,收集鸬鹚的口涎。

药性

功效:祛风热,止顿咳。

主治:百日咳,痄腮。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冲服,30~60g;或入丸剂。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鸬鹚丸(《我国医学大辞典》)治小儿鸬鹚瘟:光杏仁、栀子(炒黑)、石膏、蛤粉、天花粉各60g,牛蒡子90g,生甘草12g,麻黄24g,青黛、射干各30g,细辛15g。共研细末,鸬鹚涎90g,加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灯心、竹叶煎汤化下。

单方应用:《纲目拾遗》:“治肾咳,俗呼顿呛,从小腹下逆上而咳,连嗽数十声,少住又作,甚或咳发必呕,牵制两胁,涕泪皆出,连月不愈者:鸬鹚涎滚水冲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远骞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鸬鹚涎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远骞;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833.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