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野扇花果


药材名称:野扇花果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

概况

异名:叶上花、清香桂、万年青(《云南中草药》),野樱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基源:为黄杨科野扇花属野扇花的果。野扇花属约16~20种,主产于亚洲南部,我国有5种,产西南部至台湾。

原植物:野扇花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

形态:常绿灌木,高0.5~2m。根粗壮,表面浅棕色。分枝多,小枝有棱纹,绿色,幼时有短柔毛。叶互生,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长3~6cm,宽1~2.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具光泽,下面绿白色,羽状脉不明显;叶柄长3~6cm。花单性同株,腋生,常成短而密的总状花序,雌花生于基部;花小,白色,芳香,无花瓣;萼片4~6,有绿毛;雄花的雄蕊4~6;雌花的子房2~3室,花柱短。核果近球形,肉质,暗红色,直径约5mm。种子1~2粒。花期春季。(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31页.图2991)

生境与分布:生山坡疏林中、沟边或栽培。分布于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江西等地。

生药

采集:秋、冬季采收,也有在春季采收。

化学性质

含生物碱。有清香桂碱A(Sarcorucinine A)(1)[1]和清香桂碱D(Sarcorucinine D)[2]。

参考文献

[1] 云南植物研究 1990;12(1):111。[2] 植物学报 1989;31(7):535。

药性

性味:①《云南中草药》:“辛、苦,平。” ②江西《草药手册》:“辛,温。”

功效: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养肝安神。

主治:①江西《草药手册》:“活血舒筋,祛风消肿。” ②《云南中草药》:“胃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0.9~1.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云南中草药》:“治头晕,心悸,视力减退:野扇花果9~15g,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振荣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野扇花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振荣;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817.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