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铁扫竹


药材名称:铁扫竹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概况

异名:野绿豆、鸡骨柴、女儿红(《贵州民间药物》)。

基源:为豆科木蓝属植物铁扫帚全草或根。

原植物:铁扫帚Indigofera bungeana Steud.,又名野蓝枝子(广西)。

形态:灌木,高40~100cm,枝条被白色丁字毛。单数羽状复叶,长3~5cm,小叶7~9,长圆形,长0.7~1.5cm,宽0.4~0.8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两面被白色丁字毛。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明显长于叶,长2~3cm;花10~15;萼齿5,披针形;花冠紫色或蓝紫色,旗瓣近圆形至宽倒卵形,近无爪,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龙骨瓣爪有距;二体雄蕊;雌蕊1。荚果直条形,长2.5cm,被贴伏丁字毛。种子5~8,椭圆形。花期6月,果期8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89页.图2507)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河滩或草丛。分布于我国华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浙江、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生药

采集:3~4月采收全草或根。

药性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凉,苦、涩。”

功效:收敛,解毒,止血,止泻。

主治:创伤,肿毒,口疮,臁疮,吐血,水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研末调敷、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贵州民间药物》:“治伤口久不收口:铁扫竹叶晒干,研末敷”。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枪伤:铁扫竹,捣烂敷。” ③《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铁扫竹叶或花,捣敷。” ④《贵州民间药物》:“治无名肿毒:铁扫竹叶,晒干研末,调水外敷。” ⑤《贵州民间药物》:“治小儿白口疮:铁扫竹,煎水洗。” ⑥《贵州民间药物》:“治臁疮:铁扫竹根皮,蒸酒取汁,涂擦其周围。” ⑦《贵州民间药物》:“治吐血:铁扫竹9g,对开水服。” ⑧《贵州民间药物》:“治水泻:铁扫竹30g,加糯米煎服。此方去糯米治痢疾。”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奇思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铁扫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奇思;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762.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