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黄麻梗虫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异名:黄麻虫(陶华),麻虫(《百草镜》)。
基源:为沟胫天牛科坚毛楔天牛属麻天牛寄生在煅树科植物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茎中的幼虫。
原动物:麻天牛Thyestilla gebleri(Falder nn),又名麻竖毛天牛(《我国中药资源志要》)。
历史:《百草镜》谓:“麻虫,生麻梗近根上一节中,二月化为飞虫,穿穴去。山左人每于刈麻时,将虫连麻梗寸断,布袋装盛,带至南方。货与养禽鸟家,饲画眉、百翎之用,云其虫性暖,去风行血,鸟食之,可以御寒。虫形如小蚕,细长明净,入药须连麻梗蒸焙用,如用生者,须以葱藏。”
生境与分布:幼虫寄生于麻茎内,入冬潜于根越冬。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
药性性味:《百草镜》:“性暖。”
功效:祛风行血。
主治:疔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研调涂。
使用注意:《百草镜》:“入药须连麻梗蒸焙用,如用生者,须以葱藏。”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蜣螂膏(陶华)治疔:蜣螂3个(肚白者佳),黄麻虫(即黄麻梗虫)10个。2味捣匀,拨破患处贴之。如患在手足,有红丝上臂,丝尽处,将针挑断出血,仍用前药。毒重者更服败毒物。
单方应用:《程林即得方》:“治疗:黄麻梗内虫,以葱叶包贮,挂风头令干,将疔疮挑破,以麻虫少许,入于所挑之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黄麻梗虫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