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泡花子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异名:水冬瓜、花香木(《中药大辞典》),散风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为山矾科山矾属植物黄牛奶树的树皮。
原植物:黄牛奶树Symplocos laurina(Retz.)Wall.(Myrtus laurina Retz.),又名荛花叶山矾、丹桂叶山矾(《植物大辞典》),苦山矾(《我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乔木;小枝无毛,芽被褐色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1.5cm;叶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7~17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很细,每边有5~7条。穗状花序长3~6cm,基部通常分枝,花序轴通常被柔毛,在结果时毛渐脱落;两性花;苞片和小苞片外面被柔毛,边缘有腺点,苞片阔卵形,长约2mm,小苞片长约1mm;花萼无毛,裂片半圆形,短于萼筒;花冠白色,长约4mm,5深裂几达基部;雄蕊约30枚,花丝长3~5mm,基部稍合生;花柱粗壮,子房3室,花盘杯状,无毛。核果球形,直径4~6mm,顶端宿存苞片直立。花期8~12月,果期翌年3~6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328页.图4609)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村边、石山上和疏林中。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印度、斯里兰卡也有分布。
药性性味:苦、涩,凉。 《中药大辞典》:“凉,苦、涩。”
功效:解表清热。
主治:伤风头昏,热邪口燥,感冒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四川中药志》:“治伤风头昏:泡花子15g,防风10g,水煎服。”
单方应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感冒身热:泡花子15~30g,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泡花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