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毛毡草


药材名称:毛毡草

名称出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概况

异名:丝毛毡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毛毡草的全草。艾纳香属全世界80余种,我国约30种。

原植物:毛毡草Blumea hieracufolia(D.Don)DC.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150cm。茎直立,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有密绢毛或绵毛,上部毛更密。下部叶倒卵状匙形,长5~12cm,宽1~3cm;上部叶渐小,椭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8cm,宽5~20mm,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两面密生黄褐色绢毛或棉毛,或表面密生绢毛和棉毛,后脱落。头状花序在枝顶端排成圆锥状,或在叶腋排成紧密的穗状花序;总苞半球形,总苞片4~5层,线状披针形,密生金黄颜色绵毛,或顶端淡紫色;花托稍凸,蜂窝状,无毛;花黄颜色,两性花管状,裂片三角形,有微毛;雌花丝状,3~4裂,无毛。瘦果长圆形,具肋,有疏微毛;冠毛白色。花期12月至次年4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54页.图6321)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印度、巴基斯坦、缅甸、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微辛,凉。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全国中草药汇编》:“肠炎腹泻。毒虫咬伤,肿痒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浙江药用植物志》:“治急、慢性肾炎:毛毡草、白茅根各30g。水煎服。血压偏高加益母草24g;体虚加桂圆肉适量。10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鱼、虾、肥肉及 性食物。” ②《浙江药用植物志》:“治痢疾,肠炎:毛毡草、风尾草、爵床、苦参各15~30g。水煎服。” ③《浙江药用植物志》:“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毛毡草、香青、地胆草各15~30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浙江药用植物志》:“治疖肿,外伤肿痛:鲜毛毡草叶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 ②《浙江药用植物志》:“治脓疮,湿疹,皮炎:鲜毛毡草叶适量,煎水外洗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友琬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毛毡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友琬;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661.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