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钟乳鹅管石
名称出处:《中药志》
概况异名:鹅管石(《纲目》),滴乳石(《中药鉴别手册》)。
基源:钟乳鹅管石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
原矿物:钟乳鹅管石一般指钟乳石的细长尖端部分。
历史:钟乳鹅管石始载于《中药志》鹅管石项下,谓:“市售品有两种:一种呈鹅管状,中间有放射状纹理,为笛珊瑚的骨骼;另一种呈管状而中空,为钟乳石细长尖端部分。”为了两者便于区分,因而在鹅管石前冠以“钟乳”和“珊瑚”二字。《纲目》将鹅管石作为石钟乳别名,因而可以说钟乳鹅管石应为本草正品。据陶弘景谓:“……惟通中轻薄如鹅翎管,碎之如爪甲,中无雁齿,光明者为善。”自古以来以钟乳鹅管石为佳。本草所载鹅管石即“钟乳鹅管石”。与现今商品一致。
形态:参见“钟乳石”条。
产地 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采后,敲去大头部分及杂石。
鉴别
性状:钟乳鹅管石呈圆柱形或圆锥形,中空如管状。长3~7cm,直径0.5~1.0cm。白色,浅灰白色或浅黄白色。表面平滑或带有颗粒状。半透明,少数透明或不透明。质坚脆,可折断,断面中心具较大空洞,边缘具玻璃样光泽。气无,味淡。
理化:参见“钟乳石”条。
加工炮制:常用钟乳鹅管石有钟乳鹅管石和煅钟乳鹅管石。 ①钟乳鹅管石:洗净,干后砸碎。 ②煅钟乳鹅管石:取净品装入砂罐中,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研细。
贮藏:置干燥处,防尘。
化学性质钟乳鹅管石主含碳酸钙(CaCO3)。
参考文献中药志.第4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286。
药理在胃中能中和过多的胃酸,至肠吸收后能增加血中的钙离子,并有兴奋交感神经作用。
参考文献我国矿物药图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23。
药性性味:甘,温。
功效:温肺, ,通乳。
主治:肺痨咳嗽,胸闷,阳痿,腰膝无力,乳汁不通。 《中药材手册》:“补肺气益精,通关节,利窍下乳。治虚损劳伤,消渴,咳嗽吐血,阳痿,泄精,乳脉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0.3~1.5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焚香透膈散(《宣明论方》)治一切劳、咳嗽壅滞,胸膈痞满:鹅管石、雄黄、佛耳草、款冬花各等份。上为末。每服用药3g,安在香炉子上焚着,以开口吸咽在喉中。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赤允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钟乳鹅管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赤允;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