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太平洋鲱


药材名称:太平洋鲱

名称出处:《我国动物药》

概况

异名:鲱鱼(《我国动物药》)。

基源: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的肉和精巢。

原动物:太平洋鲱Clupea pallasi Cuviei et Valen-ciennes,又名青条鱼。

历史:本品未见于历代本草。近年来在加工鲱鱼中积累大量的鱼白(精巢),可提取鱼精蛋白、脱氧核苷和精氨酸。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对一些主要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故此,《我国动物药》以鲱鱼之名收入鱼类药,谓:“有利尿、解毒之效。”

形态:体长,侧扁,腹部近圆形。头中大,顶部有一浅凹。眼较大,有脂眼睑。口小而斜,侧上位。鳃孔大,鳃盖膜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细长而扁。鳞中大,圆鳞。无侧线。腹侧有弱棱鳞。背鳞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前方,距吻端与距尾鳍基相等。臀鳍中长,距腹鳍颇远。胸鳍底而短,不伸达腹鳍。腹鳍比胸鳍小,尾鳍深叉状。体背侧蓝黑色,两侧及腹部银白色,侧上方微绿。

生境与分布:栖息于水深80m左右的黄海中央深水区。每3~4月到山东荣城、威海一带近岸有水草和岩礁的地方产卵。主产于黄海。渤海少见。

生药

采集:产卵后捕捉,取肉鲜用。

药性

功效:利尿,解毒,平喘。

主治:浮肿,小便不利,肺结核,喘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适量。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我国动物药》:“治喘息:太平洋鲱鱼籽、甘草各等量,焙研成粉。每次5g,日服3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博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太平洋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博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643.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