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山羊血
名称出处:《本草汇言》
概况基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血。
原动物: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又名山羊(《日用本草》)斑羚(《中药大辞典》)。
历史:山羊血首见于《本草汇言》由于羊的种类很多,现今所用的山羊血,有同名异物现象。《我国动物药》收归兽类药。
形态:青羊体长90~110cm,尾长13~17cm,四肢短。眶下腺退化。雌雄兽都有角,角短而直,斜向后方,二角基部很靠近。通体毛色为灰棕褐色,底绒灰色。额、下颏、喉部均呈棕色,喉后部有一块白色大斑。尾基部近乎灰棕色,末端呈棕黑色。
生境与分布:栖息于高山森林或山顶裸岩带,阳坡较多。善于爬悬岩,早晚活动。以树叶、地衣、苔藓等为食。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陕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
除上一品种外,还有用盘羊Ovis ammon Linnaeus,山羊Capra hircus Linnaeus,北山羊Capra ibex Linnaeus的血做山羊血入药者。
生药采集:全年均可收集。杀羊取鲜血,盛在平底器皿中晒干,切成小块,或将血灌入羊肠内,用细绳扎成1寸长的小段,晒干后取出。药材主产四川、广西、云南、河北。
鉴别:本品呈块状或片状,黑褐色或深紫色,稍有光泽。体轻。气腥。以色深紫有光泽者为佳。
药性性味:咸,温。 ①《本草汇言》:“甘,热。” ②《玉楸药解》:“咸、甘,气平。” ③《本草再新》:“甘,大热。有小毒。” ④《中药大辞典》:“咸,热。”
归经:入心、肝经。 ①《本草新编》:“入肺、心二脏。” ②《本草再新》:“入肝、胃二经。”
功效:活血散瘀,续筋接骨。
主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痈肿。 ①《本草汇言》:“能活血,散血,如跌扑内损,血胀垂绝,或内伤脏腑筋骨膜络,外损血脉破裂,皮肉色变,气将绝者,用0.03~0.06g,温酒调化,灌入喉中。” ②《药性考》:“疗跌扑损伤,咯、吐、呕、衄、便溺诸血,能止血消瘀。” ③《祝穆试效方》:“能解鲜菌、河鲀毒。” ④《黑龙江中药》:“疗妇女经血病。” ⑤《四川中药志》:“治一切痈肿。” ⑥《中药大辞典》):“活血,散瘀,通络,解毒。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酒化,3~6g;或入丸、片剂。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洞天奥旨》:“治跌打损伤:山羊血3g,三七9g。为末,黑糖15g,童便100ml,酒200ml,调匀饮之。” ②《四川中药志》:“活血散瘀,续筋接骨:山羊血、脆蛇、三七,共为末,兑酒服。” ③《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软组织损伤:青羊血,卫矛皮,赤芍,铁棒七。研末,冲酒服。”
单方应用:①《年希尧集验良方》:“治急心痛:山羊血0.3g,烧酒化下。” ②《蒋莘田经验力》:“治吐血:广西真山羊血,临卧时每服1g。”
医药家论述①张璐《本经逢原》:“山羊,苗人以麋竹通节削锋利,活刺心血,收干者良,宰取者不堪用。” ②赵学敏《纲目拾遗》:“山羊血,以产滇、黔及蜀者佳,其血成条,深紫有光,他省产者较次于滇黔山羊血。”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菀青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山羊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菀青;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