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嘎察


药材名称:嘎察

名称出处:《藏药志》

概况

基源: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高原毛茛和棉毛茛的干燥花。

原植物:高原毛茛Ranunculus tanguticus(Maxim.)Ovcz.和棉毛茛Ranunculus membranaceus Royle(R.pulchellus C.A.Mey.var.sericeus Hook.f et Thoms.)

历史:据《藏药志》引《晶珠本草》记载:嘎察,味辛,可温胃祛寒,攻溃去腐,消水肿,排黄水,治头昏,白喉,寒性痞块;生于沼泽草甸和阴凉湿地,叶若蛙爪,花黄颜色,光亮。现藏医用以上两种毛茛入药。前者小叶片分裂,有似蛙爪,花黄颜色,与《晶珠本草》所述颇一致,应为正品;后者之基生叶通常全缘,不太符合上述描述,应视为代用品。

形态:棉毛茛为多年生草本,高5~30cm。须根基部稍增厚呈纺锤状。茎直立或斜升,分枝,被白柔毛。3出复叶,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具长柄;叶片圆肾形或倒卵形,长1~4(~6)cm,小叶片二至三回细裂,末回裂片披针形或线形,先端稍尖,两面或下面贴生柔毛;中、上部叶渐变小,3~5全裂,裂片线形,有短柄或无柄,基部具柔毛膜质鞘。花较多,单生于茎顶或枝端,直径8~12(~18)mm,花梗被白色柔毛;花黄颜色;萼片椭圆形,长3~4(~6)mm,被柔毛;花瓣5,倒卵形,长5~9mm,爪长0.8mm,蜜槽袋穴状;花托圆柱形,常生细毛;雄蕊10~25;雄蕊多数无毛。聚合果长圆形,长6~8mm;瘦果多数,卵球形,较扁,长1.5mm,喙直伸或稍弯。花期6~8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28卷.270页.图3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4000~5000m的荒石滩坡和砾石草甸中。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及 。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高原毛茛与棉毛茛的主要区别在于基生叶具长柄,为3出复叶,小叶片二至三回3全裂或3深裂,具长小叶柄;花瓣之蜜槽点状。

余项参见“高原毛茛”条。

药性

性味:《藏药标准》:“辛,热。有小毒。”

功效:解毒,利水。

主治:《藏药标准》:“用于腹水,浮肿,咽喉肿痛,积聚肿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天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嘎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天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404.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