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野藿香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异名:广藿香(广东、云南),牙皮湾(云南傣族语)。
基源:为唇形科冠唇花属植物冠唇花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冠唇花Microtoena insuavis(Hance)Prain ex Dunn(Gomphostem insuave Hance;Microtoena esquirolii Lévl.;M.cymosa auct.non Prain)
形态:直立草本或半灌木。茎高1~2m,被贴生的短柔毛。叶卵圆形,长6~10cm,宽4.5~7.5cm,先端急尖,基部截状阔楔形,下延至叶柄而成狭翅,边缘具锯齿状圆齿,齿尖具不明显的小突尖,叶柄扁平,被贴生的短柔毛。聚伞花序2歧分枝蝎尾状,在主茎及侧枝上组成开展的顶生圆锥花序;花萼钟形,齿5,三角状披针形,约占花萼长之半,后面1齿略长。花冠红色,具紫色的盔,冠筒基部向上渐宽,冠檐二唇形,上唇盔状,基部截形,下唇较长,先端3裂,中裂片舌状,侧裂片较小,三角形。雄蕊包于盔内,花丝先端极不等2浅裂,花盘厚环状。小坚果卵圆形,长约1.2mm,直径约1mm,腹部具棱,暗褐色,在扩大镜下微具皱纹。花期10~12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666页.图528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650~1000m林下或林缘。分布于我国广东、贵州西南部及云南南部。越南、印度尼西亚也有。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性性味:辛,温。《中药大辞典》:“性温,味苦、辛。”
功效:温中理气,芳香健胃。
主治:感冒风寒,咳嗽气急,消化不良,气胀腹痛,肠炎,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云南药用植物名录》:“治风寒感冒,咳嗽气急,消化不良,气胀腹痛,肠炎痢疾:野藿香全草3~9g,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弘大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野藿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弘大;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