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五香草


药材名称:五香草

名称出处:《浙江民间草药》

概况

异名:土香薷、痧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基源:为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苏州荠宁的全草。

原植物:苏州荠宁Mosla soochowensis Matsuda[Orthodon soochowensis(Matsuda)C.Y.Wu],又名土荆芥,天香油(浙江)。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高12~50cm。多分枝,被疏短柔毛。叶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2~3.5cm,宽0.2~1.0cm,基部渐狭成楔形,边缘具细锯齿,近基部全缘。总状花序长2~5cm,疏花;苞片小,近圆形至卵形,长1.5~2.5mm,顶端尾尖,上面被微柔毛,下面满布凹腺点;花萼钟形,萼齿5,二唇形,后3齿披针形,长约1.5mm,连合至1/2,前2齿狭披针形,长2~2.2mm,深裂,果时花萼增大,基部前方呈囊状;花冠紫色,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后对雄蕊略伸出,前对不育,内藏;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球形,直径约1mm,褐色或黑褐色,具网纹。花期7~10月,果期9~11月。(图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图1146)

生境与分布:生于草坡或路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东部。

生药

采集:7~10月采收,阴干。药材产浙江。

鉴别:茎方形,外表棕色,被稀疏白色柔毛,单轴多分枝。叶对生,多卷曲,完整叶呈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总状花序顶生,花冠唇形。气清香。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挥发油。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50。

药理

体外试验、水煎剂对金黄颜色葡萄球菌、伤寒、大肠、痢疾杆菌有抗菌作用。大鼠ig煎剂后,其浓缩尿液也有抗菌活性,其有效成分在叶和茎中。动物试验,煎剂毒性很小。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90。

药性

性味:微辛,温。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辛,温。” ②《新华本草纲要》:“辛,微温。”

功效:解表行气,利水消肿。

主治:感冒,扁桃体炎,痧气腹痛,胃气痛。 ①《浙江民间草药》:“开膈理气。治胃气痛,痧气。” ②《杭州药用植物志》:“治感冒和吐血。”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消炎,利尿镇痛。治中暑,感冒,胃痛。”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中暑,感冒,胃痛,扁桃体炎;外用治蜈蚣咬伤。” ⑤《新华本草纲要》:“中暑,感冒,头痛身重,急性胃肠炎,腹痛吐泻,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外用:全草捣汁外敷。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蒲公英,治疖子。 ②配红木香,治溃疡病。 ③配蜂蜜,治扁桃体炎。

方选和验方: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溃疡病:五香草、红木香各9g,蒲公英30g,徐长卿6g。水煎服。”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疖子:五香草、野菊花各9g,紫花地丁、蒲公英各30g。水煎眼。”

单方应用: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扁桃体炎:五香草45g,加蜂蜜适量。水煎服。”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蜈蚣咬伤:五香草适量捣汁外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诗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五香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诗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345.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