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野慈姑


药材名称:野慈姑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异名:剪刀草(《分类草药性》),水慈姑、慈姑苗(《四川中药志》),燕尾草(《贵州草药》)。

基源:为泽泻科慈姑属植物狭叶慈姑的全草。

原植物:狭叶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var.angustifolia(Sieb.)Kitag.[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 var.angustifolia Sieb,;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f.angustifolia(Sieb.)Gorodk.]

形态:多年生水生草本,高20~130cm。叶直立,叶柄钝三棱形,具棱,有气孔带,长20~90cm,基部鞘状,边缘宽膜质;叶片窄狭,呈剪刀形,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顶裂片向前渐狭,较侧裂片短,长4~9.5cm,宽1~3cm,侧裂片长渐尖,其长为顶裂片的1~2倍,宽与顶裂片相等。总状花序直立,高出叶层,花序柄钝三棱形,长15~90cm,花序长为花序柄长的1/3~1/2,有2~6轮,每轮3花,下部1~3轮为雌花,有1~2个侧生苞片,上部各轮为雄花,苞片宽椭圆形,锐尖,有脊,边缘膜质;花梗斜举,雌花梗比雄花梗粗;萼片宽椭圆形至近圆形,钝,边缘有膜质;花瓣白色,基部无紫斑,近圆形,比萼片长,长1.2~1.5cm,具爪;雄蕊多数,花药黄颜色;心皮多数,卵形,连花柱长1mm。果序头状,球形,瘦果倒卵形,长3~5mm,宽1.5~3mm,背腹具翅,顶部喙长0.5mm。花期5~9月。(图见《中药大辞典》.4415条.“长瓣慈姑”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30~2100m间水田、河沟、水塘、湖滨、沼泽地。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区。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药性

性味:①《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微苦,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辛。有小毒。” ③《贵州草药》:“性寒,味甘。”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主治:黄疸,瘰疬,蛇咬伤。《分类草药性》:“治蛇伤,敷一切恶毒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草药》:“治黄疸病:水慈姑、倒触伞各30g,煨水服。” ②《四川中药志》:“治蛇伤:野慈姑、一支蒿。捣绒,包敷患处。” ③云南中医杂志 1982;(3):“治甲状腺肿大(甲状腺、乳腺良性肿块),慢性淋巴结炎,腱鞘囊肿:急性子30g,山慈姑20g,鲜鲫鱼3条(每条约6.5cm),食醋适量,上3味共捣为泥状,加醋调为糊,敷患处。” ④江苏中医 1958(8):“治急性 炎:野慈姑6g,焙干研末,每日2次,每次1.5g,温水送服;外用:紫荆皮15g,独活、白芷各9g,白芍6g,石菖蒲4.5g,蜜糖适量,调敷患处。” ⑤《贵州草药》:“治九子疡:水慈姑根、黄山药根、独脚莲根各等份。共研末,以适量甜酒调敷患处。”

单方应用:《贵州草药》:“治蛇咬伤:鲜水慈姑60g,煨水服;并用适量煨水洗伤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野慈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327.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