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岩松鼠骨
名称出处:《我国动物药》
概况基源:为松鼠科岩松鼠属动物岩松鼠的骨骼。
原动物岩松鼠Sciuntamias davidianus Pallas,又名扫毛子、石老鼠(《我国药用动物志》)。
形态:外形似松鼠,体长约190~250mm,体重可达350g。脸部有颊囊,眼大,眼眶周围有一黄白色环,耳上无簇毛。后肢较前肢长。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以上。背及四肢外侧长有青黄颜色的毛。毛基部为深灰色,中段为黑色,尖端为黄颜色。夏毛较灰,冬毛偏黄。鼻吻部为深黑色,耳朵色同身色,耳壳的后基部有明显的灰色斑。腹部及四肢内侧为浅黄灰色。尾毛稀疏且蓬松,与背部毛色相同,但杂有白色长毛,因而形成白色毛边。
生境与分布:栖息于山区树林或丘陵而又多岩石的地方。白昼活动。善攀爬树木,行动敏捷。筑洞于岩石缝中。以坚果及其它种子为食。亦食胡桃、山桃、杏等核果和核仁。每年繁殖1~2次,仔数不详。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等地。
生药采集:四季均可猎捕,杀死后, 剔净肉,取全骨骼置通风处干燥即可。主产于河北承德地区。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鉴别:生药全长约350~380mm,体长200~230mm,尾长145~150mm,骨骼上带有残肉及肌腱,呈类白至淡黄白色。脑颅长椭圆形,长约57mm,直径30~35mm。吻鼻部细长。眶间宽度约13~15mm。眶上突短小。颧骨平直。听泡大。眼眶孔直径10~12mm。上下门齿各1对,均呈弯曲的圆锥形,齿端较尖。上门齿长约6.5mm,下门齿长约10mm,直径约1.5mm。上下门齿外侧带橙色。臼齿不外露,不易察见。脊椎骨及肋骨背部正中有一条突起的脊棱,腹部脊椎骨突起明显,两侧具多数肋骨。四肢弯曲。前足掌裸,具掌垫2,指垫3;后足长50~68mm,蹠面被毛,无蹠垫,趾垫4。前足拇指不明显,仅剩一甲附于内侧掌垫。第四指常长于第三指。尾呈细长圆柱形,末端渐细,微现骨节。气腥臭,味微咸。
加工炮制:将岩松鼠骨置瓦上焙焦,研末。
药性功效: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瘀痛等。
用法用量:内服:15~30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我国动物药》:“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岩松鼠骨焙焦研粉,黄酒冲服,每次15g,每日2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丁怡涵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岩松鼠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丁怡涵;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