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栗花


药材名称:栗花

名称出处:《日用本草》

概况

基源:为壳斗科栗属植物板栗的花。

原植物:板栗Castane9 mollissi Blume

余项参见“栗子”条。

化学性质

含精氨酸(Arginine)。

参考文献

我国药用植物志.第2册.科学出版社,1951:63。

药性

性味:①《滇南本草》:“微温,微苦、涩。” ②《四川中药志》:“平,涩。”

主治:泻痢,便血,瘰疬。 ①《日用本草》:“治瘰疬。” ②《滇南本草》:“治日久赤白痢疾,大肠下血。” ③《四川中药志》:“治小儿消化不良及腹泻不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治瘰疬久不愈:栗花、贝母为末。每日酒下3g。”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腹泻,红白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瘰疬瘿瘤:栗花序适量,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隽雅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栗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隽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281.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