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血散薯
名称出处:《中药志》
概况异名:金不换、一滴血(广东),山乌龟、独脚乌桕(广东、广西)。
基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血散薯的块根。
原植物:血散薯Stephania lsiana Y.C.Wu(Stepharia sinica auct.Sin.non Diels),又名一点血(广西)。
历史:本品历代本草未见记载。但华南地区作为民间药用已有较长历史。药材主产于广东,自产自销。此外,广西、湖南也产,民间自产自用。
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全株无毛。块根近长圆纺缍形或不规则块状,常露于地面,直径10~15cm,外皮褐色,粗糙,有较多的疣状小乳突,茎常带紫红色,枝叶折断有红色液汁流出。叶互生,纸质,叶柄与叶片近等长,于叶柄盾状着生;叶片阔三角状卵形,长、宽均为5~13cm,顶端有突尖,基部平截或近圆形,全缘或有时呈微波状。伞形聚伞花序腋生,雌雄异株;雄花序复伞状,小聚伞花序疏松簇生于假伞梗的末端,萼瓣均紫色,花瓣贝壳状,雄蕊花丝合生成柱状;雌花序头状,花期不见假伞;花被左右对称,萼片1,花瓣2。核果较小,内果皮长不超过1cm,其上的雕纹末端呈弯钩状。花期5~7月,果期7~9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99页.图82)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谷、溪边、林中、石缝及峭壁上。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挖取根部,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药材主产于广东,广西,湖南亦产。
鉴别
性状:块根略呈扁球形或球形,直径6~13cm,顶端微凹陷,残留茎基直径5~7mm;表面深棕色,粗糙,有纵向突起的皮孔,长1~3mm。商品多为类圆形的横切块片,直径3~7cm,厚2~5mm,略卷曲,切面可见维管束(三生构造)排成3~4个同心环。气微,味苦。
显微 块根(外侧1.2cm处)横切面:木栓层有数列细胞。靠近栓内层处有石细胞,3~5个或多个成群,断续排列成环,石细胞类圆形或类方形者直径31~70μm;类长方形者长70~122μm;厚5~14μm;薄壁细胞内含多数草酸钙方晶或针晶,长3.5~21μm。中柱占根的大部分,为三生构造,有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列成数个同心环,靠中央的木质部束较大。本品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83)
理化:取样品粉末适量,按“地不容”②、1),项下方法进行薄层色谱。脂溶性成分:以青藤尖碱,高阿莫林碱、西法安生、左旋四氢巴马亭为对照。水溶性成分:以木兰花碱为对照。(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41)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蛀。
化学性质含生物碱,总碱含量达2.62%。有1-四氢掌叶防己碱、千金藤碱、克班宁(Crebanine)、华防己碱(Sinoacutine)异汉防己碱及高阿莫灵碱等。
参考文献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76。
药性性味:《中药志》:“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主治:胃痛,神经痛,牙痛,胃肠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跌扑损伤,毒蛇咬伤,疮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风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血散薯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风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