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水利区划

[拼音]:shuili quhua

[外文]:water conservancy zoning

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为主,考虑地形、地貌单元、水文气象及自然灾害规律的相似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照顾流域界限与行政界线,而进行的分区划片。其目的是找出地域差异的规律,并根据各分区的水利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治理开发方向与战略重点,以指导水利建设。2000多年前,我国地理上曾按各地土壤肥瘠与物产划分为九州,可以说是最粗略的区划。这种分区划片的研究方法,后来发展到许多领域,现代编制大江大河流域规划和地区水利规划时,都是分若干片进行规划,然后综合。水利区划与流域规划、地区水利规划一样都是水利建设的前期工作,但内容各有侧重。前者从分析自然规律出发,重点研究不同地区水资源开发条件、水利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识别治理开发要求,提出水利发展方向与战略布局;后者则是根据自然条件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从技术经济论证入手,研究流域或地区内分期控制水旱灾害、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任务安排,侧重于具体工程措施、建设规模、工程开发程序和实施方案。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反馈。水利区划的一部分内容又是农业区划的组成部分。它提出的流域或地区发展战略方向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整治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

内容

主要研究:

(1)各分区与水利建设有关的自然地理条件;

(2)各分区水利建设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存在的自然灾害与其他问题;

(3)各分区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

(4)通过技术指标系统,综合评价各分区的水利发展水平;

(5)国民经济各部门现状用水量调查、分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预测,以及缺水地区解决水资源的对策;

(6)各分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方向;

(7)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布局和关键性措施。

编制程序

(1)调查研究和资料整理。通常可在收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收集的主要资料有:有关调查考察报告、 科研成果、 水利规划成果、经验总结、水资源评价成果、生态环境评价成果、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其对水的需求、群众意见和当地 要求等。

(2)初步分区。根据调查了解和分析资料的初步印象,和不同部门、地区的反映,由规划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作出初步分区。

(3)特性分析。分析研究各分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水资源供需预测,和计划新建工程的条件等。综合考虑上述条件后,对初步分区进行调整,并按其特点命名。

(4)从分析各区存在问题出发;结合本区自然和经济特性,研究综合治理开发的要求。

(5)拟定分区规划目标与治理开发方向。拟定时,要针对问题与要求,考虑技术可能、经济合理、群众意愿、力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我国水利区划

我国在1979~1981年配合农业区划曾首次完成全国和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自治县)四级水利区划。这次水利区划以农业发展为主要对象,并考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整治的需要,分区研究了水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战略布局和综合治理措施(见农业水利区划)。

参考书目《我国水利区划》编写组编:《我国水利区划》,水利电力出版社,北京,1988。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苑霖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水利区划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苑霖;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16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