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栗壳


药材名称:栗壳

名称出处:食疗本草》

概况

基源:为壳斗科栗属植物板栗的壳。

原植物:板栗Castanea molliss Blume

余项参见“栗子”条。

药性

性味:《纲目》:“甘、涩,平。”

功效:降逆,止血。

主治:反胃,鼻衄,便血。 ①孟诜:“煮汁饮之,止反胃消渴。” ②《日华子本草》:“治泻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研末或入丸剂。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青岛中草药手册》:“治深部脓肿:栗壳、生地、川芎、白芍、乳香、没药各9g,当归15g,肉桂6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圣惠方》:“治鼻衄累医不止:栗壳150g,烧灰,研末。每服6g,以粥饮调服。” ②《安徽中草药》:“治便血,反胃呕吐:栗壳烧存性,研末。每服3g,水送服。” ③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膈气:栗子黑壳煅,同春米槌上糠等份。蜜丸梧子大。每空心下30丸。”

食疗:《岭南采药录》:“治痰火瘰疬:栗壳和猪精肉煎汤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严悦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栗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严悦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971.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