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水胡满


药材名称:水胡满

名称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概况

异名:虎狼草(《生草药性备要》),臭苦蓢(《岭南采药录》),缸瓦冧(《广东中药》)。

基源:为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苦郎树的嫩枝叶。

原植物:苦郎树Clerodendrum inerme(L.)Gaertn,(Volkameria inermis L.;Clerodendrum commersonn auct.non Spreng;Clerodendrum neriifolium Wall.),又名苦蓝盘(《我国树木分类学》),许树(《海南植物志》),假茉莉(《广州植物志》),海常山(广西),见水生(广东)。

形态:攀援状灌木,直立或平卧,高1~2m。根、茎、叶具苦味。幼枝四棱形,灰黄颜色,被柔毛。单叶对生,薄革质;具柄,长约1cm;叶片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形,长2.5~7cm,宽1.5~4.5cm,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常略反卷,两面均散生细小黄颜色腺点,干后常脱落形成小浅窝;侧线4~7对。聚伞花序腋生,通常由3花组成,稀为2次分歧;花序梗长3~4cm;具线形苞片,长约2mrn;花萼钟形,萼外面被细毛,萼管长约7mm,顶端微5裂或几平截;花冠白色,花冠管细柔,内面密生绢状柔毛,长2~3cm,顶端5裂,裂片长椭圆形;雄蕊4,偶为6,花丝紫红色,细长,与花柱同伸出于花冠外。核果灰黄颜色,倒卵形,具宿萼,直径7~10mm,多液汁,内具4分核。花果期3~12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65卷,第1分册,154页,图7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岸沙滩及潮汐能至处。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印度、东南亚至大洋洲北部也有分布。

化学性质

全植物中含黄酮类有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5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Salvigenin)和金合欢素(Acacetin)[1]。

叶中含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甙、高山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甙(Scutellarein-7-glucuronide)、4’-甲基高山黄芩素、(4’-Methylscutellarein)、6,4-二甲基高山黄芩素(柳穿鱼甙元,Pectolinarigenin)[2,3]、3-表莸素(3-Epicaryoptin)[4]、尚含胆甾醇、脂肪醇和脂肪酮[5]。

茎含羟基二萜醌类混合物,α-香树精(α-Amyrim),β-谷甾醇、β香树精和桦木醇[5]。

参考文献

[1]Indian J Chem Sect B 1989,28B(10):874 。[2]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85 。[3]中药成分之化学.第2辑,台湾新医药出版社,1979:729,733 。[4]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79;(3):97 。[5]Die Phar zie 1983;38(8)·565。

药理

叶的乙醇提取物及苦味成分对妊娠大鼠 呈兴奋作用,能升高麻醉犬的血压.并增加肠管运动,水提取液亦有兴奋离体大鼠 的作用,对麻醉犬有短暂升高血压的作用,对肠管运动,低浓度兴奋,高浓度则抑制,从该植物分离出的甾醇,无性激素作用。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097。

药性

性味:苦,寒。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苦,寒,有大毒。” ②《广东中草药》:“苦,寒,气臭,有小毒。”

功效:祛瘀,消肿,除湿,杀虫,截疟。

主治:跌打瘀肿,皮肤湿疹,疮疥。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螆癞,热毒。” ②《岭南采药录》:“治跌打伤,能消肿,去瘀生新。” ③《我国药用植物志》:“治疟疾。” ④《新华本草纲要》:“跌打瘀肿,风湿骨痛,坐骨神经痛,疟疾,湿疹,疥癣。”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研末撒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内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广东中草药》:“治跌打瘀肿,腰扭伤:水胡满叶适量捣烂,加酒适量,煮后温敷患处。” ②《广东中草药》:“治外伤出血:水胡满叶晒干为末,撒伤口。” ③《广东中药》:“治疮疥癣癞、湿毒:水胡满叶浓煎,浸洗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建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水胡满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建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853.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