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羊耳菊


药材名称:羊耳菊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山白芷(《生草药性备要》),白牛胆(《泉州本草》),白面风(《湖南药物志》),羊耳茶(《福建中草药》),娜罕(傣族名),美叉列(侗族名),棉鲁热涩(景颇族名),叔陆(苗族名),大力王(壮族名)。

基源: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的全草。

原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Buch.-Ham.)DC.

历史:我国南方民间草药。《生草药性备要》称山白芷:“味辛,性平,祛风痰,散热毒,治哮喘,远叶梗俱毛”。据《我国民族药志》我国南方,除汉族外,傣、侗、景颇、拉祜、傈僳、苗、畲、佤、壮等族民间,都有丰富的药用经验。《我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和《中药志》都以羊耳菊名收载。《植物名实图考》所绘密蒙花图,经考证应为本品。

形态:落叶亚灌木,高70~200cm,粗壮,多分枝,被污白色或浅褐色绢状或棉状茸毛。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5cm,宽2.5~3.5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具小尖头的齿,表面绿色,具疣基糙毛,背面被白色或污白色绢状厚茸毛。头状花序倒卵形,宽5~8mm,多数密集于茎或枝顶组成聚伞状圆锥花序;总苞近钟状,长5~7mm,总苞片约5层,线状披针形,外层的较内层短3~4倍;舌状花舌片顶端3~4裂;管状花5裂。瘦果长圆柱形,长约1.8mm,被白色长绢毛;冠毛污白色,约与管状花冠等长。花果期6~12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81页.图637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3200m的亚热带和热带低山和亚高山的湿润或干燥的丘陵、荒地、草地或灌丛中。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药材产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

鉴别:根圆柱形,长5~30cm,直径可达1.5cm,有分枝,表面深褐色,断面黄白色,粗的根中间黑色。茎圆柱形,小分枝,直径0.3~1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密被短茸毛。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16cm,宽1~5cm,深绿色,上面被密糙毛,下面密被银灰色绒毛,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边缘具齿;叶柄短。头状花序集成聚伞状复总状花序,腋生,花小,边缘为舌状花,中央为管状花。瘦果长圆柱形,有冠毛。气微,味苦、微甜。以根多、茎粗壮、叶多者为佳。

贮藏:晒干用者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黄酮类化合物[1],三萜类化合物,脂肪酸[2,3],大环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2,3]以及多元醇的酯类衍生物[4]等5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有2种[1]:羊耳菊黄酮Ⅰ(3,5,2’-三羟基-7,5’-二甲氧基黄酮)和羊耳菊黄酮Ⅱ(5,7.2’,5’-四羟基二氢黄酮)。三萜和甾醇类化合物有3种:齐墩果酸、羽扇醇(Lupeol)、和β-谷甾醇。还含多种脂肪酸,主要有: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二十四烷酸。另有大环倍半萜内酯4种:Ger cranolide I;Ger cranolide Ⅱ;Ger cranolideⅢ和Ger cranolide Ⅳ。此外,还分得4种肌醇的四当归酸酯。

参考文献

[1] Proc Indian Natl Sci Acad Part A 1982;48:248。[2] Acta Ciencia Inidica〔Ser]Chem 1983;9(1-4):24。[3] Phytochemistry 1984;23:367。[4] Phytochemistry 1982;21:780。

药理

本品煎剂给小鼠ip对氨水喷雾引咳有止咳作用,但无祛痰及平喘作用。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699。

药性

性味:辛、微苦,温。 ①《泉州本草》:“苦、微辛,平。” ②《湖南药物志》:“辛,温。” ③《云南中草药选》:“辛、甘、微苦,温。”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酸、甘,温。” ⑤《丰顺常用中草药》:“辛,气香,微温。”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辛、微苦,温。” ⑦《浙江药用植物志》:“辛、甘,温。” ⑧《福建药物志》:“辛、微苦,微温。”

归经:《泉州本草》:“入肝、肺、脾、胃诸经。”

功效:散寒解表,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消肿解毒。

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头痛,胃痛,风湿腰腿痛,疟疾,泄泻,痢疾,肝炎,产后感冒,月经不调,痔疮,疥癣,跌打肿痛。 ①《泉州本草》:“行气止痛,开胸利膈,泻肝明目,利湿消食。” ②《实用中草药》:“疏风解表,祛湿利水。治产后感冒、瘀血痛,妊娠小便不通,肝炎,胃痛,消化不良,腹痛,齿漏,颈淋巴结肿。” ③《云南中草药选》;“止血,祛风消肿,定喘。治跌打损伤,各种出血,风湿性腰腿痛,感冒咳嗽,肾炎水肿,小儿肺炎,疮疖;皮肤湿疹,搔痒症,用全株煎水洗。” ④《广西本草选编》:“行气止痛,祛风消肿。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风寒,疟疾,慢性气管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痛经,下肢溃疡,毒蛇咬伤溃烂。”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寒感冒,咳嗽,神经性头痛,跌打肿痛,月经不调,白带,血吸虫病。” ⑥《中药大辞典》:“祛风,利湿,行气,化滞。治风湿关节疼痛,胸膈痞闷,疟疾,痢疾,泄泻.产后感冒,肝炎,痔疮,疥癣。” ⑦《浙江药用植物志》:“散寒解表,祛风,活血,消肿,解毒。治肺结核,疳积,肾炎水肿,乳腺炎,肠炎,放射性皮炎。”⑧《福建药物志》:“治丝虫病引起淋巴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胡枝子根、大风藤,治腰腿痛。 ②配华荆芥、木芙蓉,治产后伤风。 ③配白花蛇舌草、牛皮消,治胆结石及胆囊炎。 ④配苍耳草,治早期血吸虫病。

方选和验方: ①《常用中草药配方》:“治产后伤风“羊耳菊18g,华荆芥9g,木芙蓉12g。煎服。” ②《常用中草药配方》:“治腰腿痛:羊耳菊30g,胡枝子根18g,大风藤9g,当归18g。水煎,1日2次分服。” ③福建中医药 1959;(4):“杀灭微丝蚴: 1)羊耳菊60g,槟榔15g。水煎服,连服7剂; 2)羊耳菊120g。水煎服,连服6~7剂。” ④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工作参考资料 1971:(3):“治早期血吸虫病:“山白芷(全草)、苍耳草(全草去果、叶)干品各30g。每日1剂,煎服。1个月为疗程。”

单方应用:①《湖南药物志》:“治疟疾:白牛胆30g,水煎服。” ②《泉州本草》:“治痢疾:白牛胆干叶30g。水煎泡乌糖服。” ③《福建中草药》:“治丝虫病流水:白牛胆(鲜全草)30~60g,水煎服。”

食疗:①《福建中草药》:“治小儿疳积:白牛胆(干全草)9~15g,鸡蛋1个。水煎服。” ②《福建中草药》:“治胃脘痛:白牛胆(干全草)15~30g,猪瘦肉适量,酒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子琳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羊耳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子琳;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822.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