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刺槐花


药材名称:刺槐花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概况

基源:为豆科刺槐属植物刺槐的花。

原植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

余项参见“刺槐”条。

生药

采集:6~7月采摘花。

化学性质

花含刀豆酸、鞣质、黄酮类、蓖麻毒蛋白(Ricin)[1]。尚含洋槐甙(Robinin)[2]。

附 茎皮、叶含洋槐甙。茎皮还含有毒蛋白刺槐素(Robin)及分子量为110000的植物血球凝集素[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79。[2] 我国有毒植物,科学出版社 1987:336。

药性

功效:清热凉血。

主治:咯血,便血,红崩。《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大肠下血,咯血,又治妇女红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代梓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刺槐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代梓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812.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