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玉簪花根


药材名称:玉簪花根

名称出处:《本草品汇精要》

概况

异名:白玉簪(《天津市中草药》)。

基源:为百合科玉簪属植物玉簪的根。玉簪属全世界约10种;我国约3种,其中2种药用。

原植物:玉簪Hosta plantaginea(Lam.)Aschers.(Hemerocallis plantaginea Lam.),又名银净花、白鹤仙(福建),玉春棒(北京),玉泡花(广东、四川),竹节草(云南)。

历史:《纲目》始著录,并以花之形象,称为白鹤仙。云“玉簪处处人家栽为花草。二月生苗成丛,高尺余,柔茎如白菘。其叶大如掌,团而有尖,叶上纹如车前叶,青白色,颇娇莹。六、七月抽茎,上有细叶,中出花朵十数枚,长二、三寸,本小末大。未开时,正如白玉搔头簪形,又如羊肚蘑菇之状;开时微绽四出,中吐黄蕊,颇香,不结子。其根连生,如鬼臼、射干、生姜辈,有须毛。旧根死则根有一臼,新根生,则旧根腐。”所述乃是本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1.5~3cm。叶片卵状心形或卵圆形,长14~24cm,宽8~16cm,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具6~10对侧脉;叶柄长20~40cm。花茎高40~80cm,有几朵至十数朵花;花的外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2.5~7cm,宽1~1.5cm;内苞片很小;花单生或2~3朵簇生,长10~13cm,白色,芳香;花梗长约1cm;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短,基部约15~20mm,贴生于花被管上。蒴果圆柱状,有三棱,长约6cm,直径约1cm。花果期8~10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14卷.51页.图版12)

生境与分布:生于2200m以下的林下草坡或岩石边。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峨眉山至川东)。各地常见栽培。

生药

采集: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贮藏:晒干用者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季托吉宁皂甙、香豆精、三萜类、多糖类及氨基酸[1~3]。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58。[2] 福建药物志第2册.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60。[3] 我国民族药志.第1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48。

药性

性味:甘、辛,寒。有毒。 ①《本草品汇精要》:“微苦,寒,有小毒。” ②《纲目》:“甘、辛,寒,有毒。”

归经:①《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效:解毒消肿,止血止痛。

主治:痈疽,瘰疬,咽肿,吐血,骨鲠。 ①《本草品汇精要》:“根捣汁,疗诸骨鲠。” ②《纲目》:“捣汁服,解一切毒,涂痈肿。” ③《本草再新》:“治一切疮毒,破血消肿,排脓散风。” ④《分类草药性》:“治崩症,牙痛。” ⑤《岭南采药录》:“患喉蛾,取根捣汁含漱。” ⑥《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带症。” ⑦《四川中药志》:“治吐血,咽喉红肿,敷痈疽、瘰疬。”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根:外用治乳腺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结核,疮痈肿毒,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①《本草品汇精要》:“凡服勿犯牙齿。” ②《中草药学》:“本品有毒,通常只作外用。”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余居士选奇方》:“刮骨取牙:玉簪根(干者)3g,白砒1g,白硇2g,蓬砂0.6g,威灵仙1g,草乌头0.5g。为末,以少许点疼处,即自落也。” ②《乾坤生意》:“下鱼骨鲠:玉簪花根,山里红果根。同捣自然汁,以竹筒灌入喉中,其骨自下,不可着牙齿。”

单方应用:①《海上方》:“治乳痈初起:玉簪花根擂酒服,以渣敷之。” ②《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鸡眼:玉簪花根,捣烂后敷于患处(原注:不宜常敷,否则有损肌肉)。”

食疗:《乾坤生意》:“治崩漏带下;玉簪花根100g,炖肉吃。”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梦琪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玉簪花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梦琪;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810.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