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鬼箭锦鸡儿
名称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概况异名:鬼见愁(《植物名实图考》),藏锦鸡儿(青海),佐木香(藏名),浪麻(山西)。
基源:为豆科锦鸡儿属植物鬼箭锦鸡儿的根、皮、茎、叶和木质部心材。
原植物: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Pall.)Poir.,又名特莫根-哈日嘎那(藏名)。
历史:本品为常用藏药。曾以鬼见愁之名收入《植物名实图考》,云:“鬼见愁生五台山。紫毛森森如蝟刺,梢端作绿苞。”据此描述及图与今所载相符。
形态:多刺小灌木,高1~3m。茎直立或匍伏,于根基多分枝。树皮灰绿至灰黑色。托叶纸质,与叶柄基部合生,宿存;双数羽状复叶,叶轴硬化为长5~7cm的 ;小叶8~12,长椭圆形或长圆条形,长0.5~2cm,宽0.2~0.7cm,先端钝圆或渐尖,具短刺尖,基部圆形,两面密被柔毛。花单生,梗甚短,基部具关节;花1,苞片各1,萼钟状,长1.4~1.7cm,被长柔毛,萼齿披针形,花冠黄白色或粉红色,长2.7~3.2cm,旗瓣宽倒卵形,基部渐狭,具爪;翼瓣长圆形;耳及爪近等长;龙骨瓣先端偏斜微凹,爪与瓣片近等长,耳三角形,子房密被长柔毛。荚果圆筒形,长约2cm,宽约0.5cm,先端渐尖,密被长柔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08页.图2546)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灌丛中。分布于辽宁、华北、西北、四川及 。
生药采集:8~9月采收皮、茎、叶。
化学性质去皮茎中含芒柄花素(Formononetin)、7,4’-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木豆素(Cajanin)和蓝花赝靛素(Texasin)等异黄酮类化合物[1]。还含生物碱以及鞣质、皂甙及挥发油[2]。
参考文献[1] 中草药 1986;17(8):344。[2]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460。
药性性味:甘,平。
归经:入肝、脾、肾三经。
功效:接筋续断,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疼痛,月经不调, 发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
临床应用参见“短叶锦鸡儿”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韵梦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鬼箭锦鸡儿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韵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