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青礞石
名称出处:《嘉祐本草》
概况异名:礞石(《嘉祐本草》)。
基源:青礞石为变质岩类岩石。
原矿物:青礞石正品一般指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白云母片岩(江苏)、绿泥角闪片岩(山东)、黑云角闪片岩(河南、甘肃)、白云石英片岩(河南、安徽)、角闪片岩(宁夏、福州)、绿泥石(湖北)等混作青礞石药用。
历史:青礞石为“礞石”释名,最早记载于《嘉祐本草》。李时珍谓:“其色濛濛然,故名。”并说:“礞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为佳。坚细而青黑,打开中有白星点,煅后则星黄如麸金。其无星点者,不入药用。”以此表明古代青礞石有两种,据其形态、物性及附图互相参照来看,所指青者与现今黑云母片岩极相吻合;所谓白者与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相似。有人据李氏所指出“煅后则星黄如麸金”的鉴别点,将上述两种青礞石进行了煅制试验,煅后颜色、光泽的变化均与《纲目》所述相符合,可以认为古代正品是黑云母片岩与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为主。《我国药典》1963年及1977年版收载青礞石,其基源皆为绿泥石片岩,自1985年版始修改为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另据考证古代本草记载的礞石系指青礞石;金礞石系近代的商品药材,古代本草未收载,而现代有些中医药文献写“礞石”将两种均列入。
形态:①黑云母片岩是一种最常见的变质岩。主要由黑云母及少量石英、长石组成。具显著片理构造。呈褐黑色或绿黑色。硬度较低,易剥碎,碎片呈鳞片状。具玻璃样光泽。 ②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为变质岩。主要由方解石、金云母及少量绢云母、石英组成。呈绿灰色。夹于其中小鳞片显珍珠光泽。
产地 黑云母片岩:主产河南新乡;湖南、湖北等亦产。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主产浙江淳安县。
生药采集:采挖后,除去泥沙和杂石。
鉴别
性状:①黑云母片岩 主为鳞片状或片状 体。呈不规则扁块状或长斜块状,无明显棱角。褐黑色或绿黑色。具玻璃样光泽。质软,易碎;断面呈较明显的层片状。碎粉主为黑色或绿黑色鳞片(黑云母),有似星点样闪光。气微,味淡。 ②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 为粒状和鳞片状 体。呈不规则块状。灰色或绿灰色,夹有银白色或淡黄颜色鳞片。具珍珠光泽。质松软,易碎,碎粉为灰绿色小鳞片(绿泥石化云母片)和类白色颗粒(主为碳酸盐)。气微,味淡。
显微 ①黑云母片岩:薄片置偏光显微镜下观察:主由黑云母及少量石英、中长石、绿帘石组成。黑云母薄片中呈黄褐色至褐色;片状,依一定方向排列;正突起中度;多色性和吸收性极强,Ng、Nm为深褐色;Np黄颜色:Ng≥Nm>Np;很高干涉色为三级红;近于平行消光;正延长符号;二轴晶;负光性。石英薄片中无色透明,他形、粒状、分布于云母片间;正突起低,无解理;最干涉色为一级黄白;一轴晶;正光性。中长石薄片中无色或淡灰色。他形,正突起低;可见纳长石双晶;很高干涉色为一级灰色;二轴晶;正光性。绿帘石薄片中淡黄颜色;正突起高,糙面显著;干涉色鲜艳明亮;二轴晶;负光性。 ②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薄片置偏光显微镜下观察:主由方解石、白云石、金云母、绢云母及少量石英组成。方解石薄片中无色透明;他形;突起有正有负;假吸收显著;干涉色彩色高级白色;一轴晶;负光性。白云石光性特征与方解石近似。主要加稀盐酸试液,前者发生大泡,后者须加热后才能发生大泡。金云母薄片中淡褐黄颜色;片状,具微弱多色性,解理完全;正突起低(转变绿泥石者呈淡绿色);干涉色为二级绿(转变为绿泥石者为一级灰)。近于平行消光;正延长符号;二轴晶;负光性;绢云母薄片中无色,有时带有很弱的绿色;鳞片状;干涉色绚烂五彩。
加工炮制:常用青礞石有青礞石和煅青礞石两种。 ①青礞石:拣净杂石,打成小块。 ②煅青礞石:古法用大坩埚一个,青礞石4两,打碎,入硝石4两拌匀;炭火15斤簇定,其石色如今为度;取出研末,水飞去消毒,晒干用。今法:取净青礞石,置适宜容器内,在无烟的炉火上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研碎。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青礞石主含含水Mg、Fe、K、Pb、Na、Ca的硅酸盐及Ca、Mg的碳酸盐。
参考文献药物分析杂志 1985;5(5):275。
药性性味:甘、咸,平。 ①《医学入门》:“淡。” ②《纲目》:“甘、咸,平。” ③《本草经疏》:“辛、咸,平。” ④《中药大辞典》:“咸,平。”
归经:肺、心、肝经。 ①《纲目》:“入厥阴。”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肠、胃三经。” ③《中药大辞典》:“入肝、肺、胃经。”
功效:坠痰下气,平肝镇惊。
主治: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 ①《嘉祐本草》:”治食积不消,留滞在脏腑,宿食癥块久不瘥,及小儿食积羸瘦,妇人积年食癥,攻刺心腹。” ②《本草品汇精要》:“坠痰消食。” ③《纲目》:“治积痰惊癎,咳嗽喘急。” ④《中药大辞典》:“坠痰,消食,下气,平肝。治顽痰癖积,宿食癥瘕,癫狂惊癎,咳嗽喘急,痰涎上壅。”
用法用量:内服:3~6g,多入丸散。
使用注意:①《纲目》:“然止可用之救急,气弱脾虚者,不宜久服。” ②《本草从新》:“气弱血虚者大忌。” ③《中药大辞典》:“脾胃虚弱及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方选与验方 ①金宝神丹(《杨氏家藏方》)治一切虚冷久枳,滑泄久痢,癖块,血刺心腹,下痢,及妇人崩中漏下:青礞石250g,为末,消石末60g,坩埚内铺头盖底,按实。炭火10kg,煅过取出。入赤石脂末60g,滴水丸芡子大。候干,入坩埚内,小火煅红,收之。每服1~3丸,空心温水下,以少食压之,久病泻痢,加至5~7丸。 ②夺命散(《婴孩宝书》)治急慢惊风,痰涎壅塞咽喉,命在须臾,服此坠下风痰,乃治惊利痰之圣药也;青礞石30g,焰消30g。同煅过为末,每服1.5g或3g。急惊痰热者,薄荷自然汁入生蜜调下;慢惊脾虚者,木香汤入熟蜜调下。亦或雪糕丸绿豆大。每服2~3丸。 ③《卫生方》:“治小儿急惊:青礞石磨水服。” ④中医杂志 1965;(6):“治癫癎:青礞石18g,姜半夏24g,天南星21g,海浮石18g,沉香9g,生熟牵牛子各45g,炒六曲120g。分别轧细过筛混匀,为一料,再与白面600g加水拌匀,烙成微焦之薄饼;成人烙20个,小儿1~2岁烙40个,4~7岁30个,8~15岁25个。每天清晨按年龄空腹服用规定制备之药饼1个。”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亦咏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青礞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亦咏;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