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柏树果


药材名称:柏树果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异名:柏树子(《分类草药性》),香柏树子(《四川中药志》)。

基源:为柏科柏木属植物柏木的果实。

原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

余项参见“柏树叶”条。

生药

采集:8~10月,果实长大而未开裂时采收。

药性

性味:苦、涩,平。 ①《分类草药性》:“苦、涩。” ②《重庆草药》:“甘、辛、微苦,平。”

功效:祛风,安神,凉血,止血。

主治:感冒头痛发热,胃痛,烦躁,吐血。 ①《分类草药性》:“安神除烦。” ②《重庆草药》:“解风邪,安神,止血。治血热烦躁,小儿寒热高烧,吐血。” ③《四川中药志》:“治风寒感冒,胃痛及虚弱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四川中药志》:“治风湿感冒头痛,胃疼:柏树果2~3枚。打碎和酒吞服。” ②《四川中药志》:“治吐血;柏树果研末和甜酒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友琬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柏树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友琬;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561.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